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农业 发布时间:2020-07-17 浏览:0

  2014年国家将“电商扶贫”正式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2013年河南省开始发展电子商务,总体来说起步较晚,作为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河南省虽具有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天然优势,但仍处于起步探索时期,存在很多问题。当前,探索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对策和路径,已成为实际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子商务世界》由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电脑报集团联合主办。定位于制造、高科技、商业流通和物流等重点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及电子商务应用,为企业从软件到硬件实施信息化建设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参考。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有太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和纠正。

  一、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现状

  (一)政府政策支持,大力推进

  2016年河南省印发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若干意见》《河南省农村电子商务技能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深化“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在全省开展结对帮扶贫困县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支持电商精准扶贫。截至2017年年底,河南省共有34个县被确定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河南省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规模农营户电商销售额为63016.12万元;农业经营单位电商销售额为189701.24万元。2018年8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电子商务法》,鼓励各类社会资源加强合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发挥电子商务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10月,2018扶贫日论坛组委会在北京举办了“2018全国电商扶贫精准论坛”,探讨了进一步促进电商扶贫实践交流,探索更精准、有效的电商扶贫方法。

  (二)河南农产品网络销售势头良好

  阿里巴巴最新助农数据显示,2018年,河南省农产品通过阿里经济体全平台销售额超过100亿元,同比提高94%。2018年,河南进驻天猫、淘宝的地标农产品达120个,排名全国第十。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發布的《2019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上,2018年,阿里巴巴线上平台达到1611.75亿元,占市场份额的75%。

  (三)电商扶贫推进河南农田订单化

  电商扶贫引导带动贫困农民通过签约,全面实施农村电商3F战略,完善供应链,以品牌带动销售。以原产地为核心推进C2F+F2C模式,开展订单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专业化服务,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促进贫困户增收。

  (四)农产品销售升级为淘宝村

  2014年,阿里巴巴根据大数据统计分析焦作孟州南庄镇桑坡村网店开设情况后,认证其为河南首个淘宝村。近年来,河南淘宝村数量稳步增长,2015年有4个,2016年13个,到2017年淘宝村增加至34个,位居中西部省份之首,并实现淘宝镇“零突破”,洛阳市庞村镇、郑州市龙湖镇成为河南省第一批淘宝镇,国家级贫困县南阳镇平县有2个淘宝村,一大批农民通过电商创业,增加收入,摆脱贫困。

  (五)河南两县市名列全国农产品电商50强

  根据农产品销售额排名,阿里发布的“2016年农产品电商50强县”,河南占据两个名额,其中新郑位居第9名,特色农产品是果干;长葛位居第18名,特色农产品是蜂蜜,这两个都属于产销合一型的电子商务模式,通过电商帮助产地直接连接大市场,减少流通成本。

  二、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面临的问题

  (一)政府宏观指导欠缺,统筹协调不足

  政府层面虽然已经出台了很多电商扶贫的政策及指导意见,但出台的实施细则、配套政策存在可操作性不强、落地生根难的问题,需要加以指导和推进;全国电商扶贫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成熟的模式可移植;部分企业和商户对政府的扶贫政策了解不深入、甚至有偏差,在扶贫实践中缺乏专业的团队支持;参与到扶贫工作中的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少,但统筹协调不够,存在各自为战的情况,尚未完全形成合力。

  (二) 农产品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低

  河南农产品种类众多,农产品生产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造成产品质量不高,难以形成品牌效应。还有部分产品本身质量不错,但特色不够突出,缺乏宣传创意,销售推广方式不科学,造成其市场影响力不大。部分农村产业规模小、成本高,质量参差不齐,成为阻碍电商扶贫的瓶颈。同时,贫困户普遍没有打造品牌的意识,在产品包装、推广方面难以步调一致,造成产品美誉度提升困难,品牌推广受限,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开展。

  (三)缺乏专业人才,降低了扶贫工作的进展速度

  目前农民上网比例不断攀升,但大部分仍停留在娱乐层面,贫困主体安于现状,缺乏对新生事物的了解;现在农村人力资源不够,电子商务人才也缺乏,尤其是专业的电子商务技术人员更少,难以形成气候;政府部门也缺乏相应的人才,难以对农户进行专业的指导,而且还面临农村大学生外流、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现象。

  (四)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目前农村地区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虽得到了缓解,但是偏远落后山区的“最后一公里”和“最初的一公里”的差距还很大。生鲜农产品通常对时效性要求很高,农村冷链物流系统的不发达也是造成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难以拓展的因素之一。

  (五) 扶贫工作存在利益灰色地带

  农民对“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解还不够,很多政策执行起来并不顺利;基础设施投入和巨额补贴部分中途流产;扶贫时对于扶谁、怎么扶、谁来扶、扶多长时间等具体问题没有明确,有时候受益的主体并不是真正的贫困户。政府制度设计是好的,但往往执行的时候有偏差,成为个别群体、个别人获取利益的手段。

  三、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对策建议

  (一)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

  省市层面要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各种政策扶持,统筹协调各部门,整合各种涉农资源,出台能实际落地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并做好监督机制,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政策上给予充分的保障;县级层面要不断整合各种资源,大力培育本土电商企业,以本地电商企业或电商协会为主体,推动农产品电商平台的建立;乡村镇级层面要选好试点和典型,建立电商扶贫服务站或点,通过典型引导带领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帮助贫困户建立电子商务脱贫致富的意识。

  (二)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我要富”而非“要我富”

  扶贫的本质是帮扶,而非给予。要通过引导、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户通过掌握电子商务的知识和技能,自主脱贫致富,消除其等靠要的思想;同时要重视贫困地区和贫困对象思想和行动上的引导,推进观念转变,让贫困对象由“要我富”变为“我要富”,发扬“干才有希望”的精神,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贫困农户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可持续发展能力,思想上立志通过自身脱贫致富。

  (三)龙头企业和电商带头人示范引领催化电商精准扶贫

  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推动电商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连通的云商模式,形成产业扶贫、资本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数据扶贫的五张牌扶贫法。一是消费扶贫。通过原料采购的形式提高消费总额,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二是产业扶贫。投资建立各种产业模式的机构,针对当地的生鲜农产品就地加工,开拓“一县一品一区一店一基金二区二园”的扶贫模式。三是资本扶贫。在政府指导下,向贫困户发放相应的精准扶贫资金。四是就业扶贫。就近建厂,带动贫困农民就业,同时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好记录。五是数据扶贫。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精准扶贫,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发展鼓励企业或发达地区,走进贫困地区进行一对一帮扶。

  (四)推进农产品上行,助力脱贫致富

  农产品上行即将农民田里优质土特产品搬到城里人的餐桌上,带动农民增收脱贫致富。农产品上行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产品质量、定位、包装、售后每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组织。要建立农特产品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溯源及监管平台,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保障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要有效组织涉农企业利用网络平台,将优质农产品和农村休闲服务搬上网,鼓励本地涉农企业与淘宝、京东、苏宁、拼多多等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引导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在电商平台上建专区或旗舰店。打造农产品爆款,拉动农产品上行,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难问题。

  (五)打造特色产业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构建农村合作社生产方式,严格产品标准和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实施品牌工程。第一,要把“河南特色农产品”这一概念做好。借助河南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厚重的文化优势、“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区位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突出“生态河南特色农产品”这一主题。第二,要把规模做大。做大基地,优化特色农产品布局,因地制宜建设环山、环水、临港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形成农产品产业化经营的联合舰队和航空母舰;要做大专业合作社,重点在规范发展上下功夫,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单一向复合、由松散向紧密、由生产联合向多元合作、本区域联合向跨区域联合发展。第三,要把品质做优。推行良种良法配套,推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坚持品种、品质和品牌三位一体,做到技术培训、生资供应、生产经营三个统一,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农产品质量,特别要严把农药关、化肥关和饲料关。第四,要把特色做亮。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特区域化发展,要加强对特色农产品的整合提升,对焦作四大怀药、信阳毛尖、新郑大枣、西峡香菇、泌阳花菇等地理标志产品加大扶持力度,把产业做大做强,把产品做精做细。第五,要把品牌做响。要做好品牌和文化结合的文章,深挖地域和产品文化,搭准时尚的脉搏,赋予产品独特的个性和神韵,提高产品附加值。第六,要把市场做广。推进产销对接、基地与商超对接,推广预售模式,发展订单农业。

  (六)探索人民生活网销化,立体式拉动电商精准扶贫

  要在推广绿色健康有机等符合消费者心里所想的健康宣传方向上多下功夫,进驻淘宝生态农业频道,加入有机绿色、无公害生态食品栏目,增加附加值和美誉度,提升品牌价值。同时要结合河南本地生活,将特色农产品、旅游等实现网络化,立体式拉动农产品电商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连通的云商模式,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致力于全渠道营销,这样可让用户感受到撲面而来的各种文化气息。

  (七) 做大“以销定产”的订单农业,实现脱贫致富

  订单农业是指农户根据同买方签订的订单,有目的地安排生产的一种新兴农业产销模式,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可以从订单农业中寻找出路。通过网上先下订单,再结合订单进行生产种植等。如驻马店确山瓦岗镇通过红薯的订单式生产,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八)继续做强地理标志产品,助力脱贫攻坚

  生态化、乡土化已成现在城市消费新常态。河南目前有河阴石榴、西峡香菇、新郑大枣、洛阳牡丹、信阳毛尖、焦作怀药、泌阳花菇等100多种地理标志产品开展农产品电商。如南阳西峡的香菇、猕猴桃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培育和发展食用菌和林果产业,两大农村特色产业使山区群众实现了脱贫致富。通过销售模式创新、销售渠道开拓可继续做大做强地理标志产品。

  (九)补齐农产品电商短板,破解“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

  搭建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共享,建立农户、物流公司和购买者之间的渠道;创新物流配送机制,补充物流基础设施。为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可采取联合配送模式,即几家物流公司共同建立配送站,统一人员聘用,负责辖区内商品的配送问题;同时将社区自提等快递新模式和农村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农村小卖部作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服务点和配送中心,使每个小卖部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的最末梢,突破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瓶颈,这样既维护了物流公司、农户和小卖部三方的利益,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同时解决了“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结语

  扶贫、脱贫、致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农户等广泛参与并联合起来通力合作,统筹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共同形成一个大生态,保持长期稳定脱贫、不返贫。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文章地址:/fbzs/qkzs/nongye/561.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消除重庆市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几点建议
解读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种植区的推广
浅议动物卫生监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试论我国现代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嵌入性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应性调适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容村貌提升整治设计探析
论生态农业的边界、原理与应用
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村民获得感对其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
关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探讨
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耕地分类保护下的农业资源精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