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社群参与公共艺术生产“地方”价值的实践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管理 发布时间:2020-07-17 浏览:0

  摘 要: 艺术创作者往往会赋予作品特定的社会价值, 有些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会追求永恒不变的真实性原则, 于是作品的意义会被冻结在特定的社会涵构中, 或陈列在博物馆。然而, 对于当代公共艺术而言, “社群参与”是重新定义其社会价值并使其在地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以几个社群参与案例, 解析公共艺术在地价值的社会实践如何被解构重组。在这些案例中, “社群参与”发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 参与者的属性与目的也不同, 因此引导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也不同。其中, 如罗兰·巴特的“去中心”思维, 作品本身的美学与作者的思想其实并不重要, 相对而言, 借由艺术进入生活所引导的地方认同, 才是公共艺术与社区互动最迷人之处。

  关键词: 解构; 公共艺术; 参与式设计; 社区营造; 社会实践;

  《社会工作》(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是江西省民政厅主管、社会工作杂志社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国大陆最早的一份社会工作专业期刊。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国际著名社会学家雷洁琼题写刊名,著名专家学者陆学艺、郑杭生、卢谋华、王思斌、王青争、孙士杰等担任学术顾问。

  一、前言

  公共艺术是同时兼具公共性价值和艺术性价值的、被陈列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创作。而“公共”的意义则同时包含了“人”和“场所”的意涵, 即“公众”与“公共场所”的概念。在这样的概念下, 公共艺术的设置除了能改善环境、推广地方观光, 也往往能影响大众的文化与生活。例如借由公共艺术表达地方历史故事的重要意涵, 一方面能营销地方文化, 另一方面则能唤起民众对自身地方价值的认同。然而比起艺术家创作后静静地陈列于公共空间的作品, 通过在地民众参与生产的公共艺术更能突显其社会价值。“参与”的过程可以来自艺术家创作一个能够与民众互动的作品, 借以提升民众对于艺术表达的社会文化内涵的认识。就像是一套由专家设计的游戏, 参与的民众可以通过游戏的机制深入认识游戏背后所要传递的叙事文本。然而在这样的机制下, 叙事文本和游戏架构是由专家设定的, 民众没有办法去质疑、补充或修改。因此, 在当代社会中, “参与”的观念逐渐被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即让民众介入在艺术生产的过程中, 化被动为主动, 使艺术本身所要表达的社会意涵能通过民众来诠释。

  受到雅克·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解构思维的影响, 文学家罗兰·巴特 (Roland Barthes) 强调, 作品的价值只存在于读者带领文本抵达的目的地之中。换言之, 文本没有绝对的核心价值, 因为其意涵来自于社群解读的拼凑过程, 不断被进行重组。本文将先通过罗兰·巴特的论述, 强调艺术原创作者不必与文本表达的社会意涵产生结构性的关联, 在这样对抗专家导向的“去中心”思维下, 以突显“社群参与”在文本意义的拼凑和重组中所能建构的新价值。接着将通过案例解析说明如何通过翻转文本核心价值的生产过程, 产生公共艺术与社区互动, 并达到引导地方认同的目标。

  二、“去中心”, 谁是作者?

  罗兰·巴特着名的“作者已死”论述延续了德里达的解构思维, 强调文本的当代价值是会随着和读者的互动关系而不断被重新生产和改变的。一个文本自身的符号和象征系统之间所构成的网络已经足以传递其意义, 作者的解释只会限制其意义, 使文本通过读者再诠释的可能性受限。换句话说, 我们其实不需要坚持追求绘画、电影、文学等各种艺术创作背后的真相或作者的意图。美术馆中的艺术作品旁边往往会有说明, 电影的导演也会在受访的时候解释拍片概念, 但对巴特而言, 影评、书评、甚至读者所下的注解带给作品的价值远比作者自己的解释来得重要, 甚至影响未来的消费行为。如果今天艺术创作者或导演出来纠正大家, 原创的意义就是如此这般, 那么艺术对社会影响所能传达的能量就到此为止。相对而言, “作者已死”通过“去中心”的概念, 主张艺术创作要能引起共鸣、引起讨论, 应避免坚持作者所赋予的核心永恒价值, 让评论者由各种不同观点进行论述, 没有绝对的对或错, 才能让艺术的价值不断被反思、被反馈。

  艺术创作的生产固然有其产生的背景及其带来的文化价值, 而公共艺术对于建立当代城市的在地精神与地方感而言, 当代社会所赋予的多元生活文化价值更应该受到重视。存在于城市各个角落的公共艺术, 需要面对各种社会舆论, 创作者更没有解释的空间。因此, 与其去探究作者的核心思想, 不如去了解作品在特定社群的心中是否能存在一段特殊的文化意义。在此过程中, 艺术价值的传递并非单向的, 而是翻转传统的形式, 是通过社群多元反馈不断被重组的。于是, 公共艺术有机会成为地方文化内涵的一部分。

  将公共艺术视为地方重塑 (Place-making) 的一部分时, 则要进一步考虑地方生活经验的价值。“地方”指一个“空间”所存在的“地点”, 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 其中强调的是人类生活经验, 包含历史、社会、文化、生活等叙事, 而不是仅通过科学概念中的空间形成探讨 (Tuan, 1977;Relph, 1976) 。许多学者也都提出类似的观点, 例如由建筑现象学来探讨场所精神的克里斯汀·诺-伯舒兹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认为人是建构完整环境的其中一个元素, 要使人融入一个地方的建构, 意指必须真实地存在其中, 并有具体日常经验。而延续巴特“去中心”思想的观念, 哲学家米歇尔·德赛都 (Michel de Certeau) 解释, 地方的意义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来自日常生活的消费行为, 也就是空间的再使用 (Reappropriation) , 因此意义会随着社会实践而改变。建筑理论家斯坦·艾伦 (Stan Allen) 也指出空间的文化价值是不能被结构化为特定文本的;相反地, 它是多元而且允许持续改变的。这些观念都指出, 文本的意涵之于在地精神的生产, 是随着“地方”的社会实践而不断被重新定义的。换句话说, 以在地生活经验为主体, 任何民众都可以去参与创作、重新论述, 或通过新的使用方式去诠释一件公共艺术作品。

  当民众可以通过参与来诠释艺术所要表达的社会意涵时, 文本所传递的信息可能缺乏绝对的正确性, 但却是一种在地集体文化经验的表达。更重要的是, 民众能通过参与艺术文本生产的过程, 进一步认识自身的土地, 建立情感, 从而达到地方认同与文化推广的目标。

  三、公共艺术在地价值的社会实践

  社群参与公共艺术生产“地方”价值的方式相当多元, 本文通过近年观察的一些案例, 归纳解析公共艺术在地价值的社会实践如何被解构重组。其中包含以下三种常见的操作方式:

  1. 以社区营造为基础的民众参与生活环境改造

  社群参与公共艺术创作的方式中, 最常见的是通过社区营造的方式。经由特定的在地组织, 往往以关心地方发展为出发点, 进行资源调查, 并自发性地招募志愿者与民众参与, 引导环境改造。

  新化是一个充满人文风情的地方, 尤其是老街历史区域, 包含巴洛克式立面街屋、街役场、武德殿, 呈现丰富的日治时期街区氛围。2012年, 新化社区营造协会考虑通过活动来唤起民众参与环境营造的意识, 而计划举办“和风踩街”活动, 重现日治时期时常举办的类似化妆舞会踩街的记忆。通过这样的社群参与活动, 除了能推广地方文化, 也有机会凝聚在地民众的地方认同。但协会当时没有足够的预算举办踩街活动, 协会总干事许明扬于是提出制作祈福灯笼, 在武德殿前方广场搭起灯笼墙, 邀请关心地方发展的在地店家、企业与民间人士认养捐款, 每个灯笼认捐一千元新台币, 共制作了三百个祈福灯笼。于是灯笼墙作为活动的序幕, 成为一种民众参与公共艺术形式的存在, 象征了民众对地方发展的期待。“和风踩街”活动也获得足够的经费得以举办, 带领民众重温日治时期老街风情。

  2013年, 新化社区营造协会以环保绿色文创为出发点, 创办“郡九街庄”绿艺市集。市集贩售当地特色农产品、老街主题明信片、包包等手作创意商品。市集举办地为武德殿前方广场, 没有树木遮荫, 民众反映这个地方太热了, 于是协会在脸书 (Facebook) 上回应“那我们来搭伞吧”。一把伞很孤单, 但如果是社群参与力量就会很大, 因此协会发起为期一个月的群众募伞活动。许多人的家里都有旧洋伞, 回收不但能让资源重生, 且“逛市集时能看到自己的伞为大家遮阳”, 成为创作的出发点。数百把二手洋伞构成大棚架, 搭配灯笼墙留下的日式氛围, 使民众无形中成为公共艺术的创作者。民众看到“属于自己贡献的那一部分正在成就一个地方”而得到的参与感, 使公共艺术的在地价值开始通过社会实践被重组, 于是民众参与再次成就了新化社区营造的活力。

  社区彩绘是一种常见的公共艺术形态, 找艺术家来进行当然环境美学的质量较高, 也往往能吸引游客打卡。但是如同巴特“去中心”的概念论述, 当彩绘与民众参与度结合起来的时候, 作品所传达的人文意涵以及引导地方认同的成效才能突显。没有绝对的核心概念, 作品可以不断被重新诠释, 并连结地方生活。重要的不是能吸引多少游客的成果, 而是那一年我们大家一起创作的故事分享。

  中和社区是位于台中城市边缘的一个社区, 面对逐渐都市化的过程, 仍持续呈现农村人文风貌。三年前, 中和社区发展协会通过脏乱点的整理, 提案以社区营造来重现在地故事。借由老照片收集、募集在地故事的过程, 社区民众活络了起来。地方民众都相当热心, 看到邻居们在忙碌会自动停下来一起帮忙, 于是在活动中心对面破旧的墙上, 大家一起透过泥塑3D浮雕彩绘形塑了昔日市集的光景。翌年, 社区发展协会再次动员民众共同参与, 以社区昔日米店意象3D彩绘, 将一处废弃厕所改造成为社区休憩空间。

  中和社区入口处有一个至今仍在使用的传统洗衣坑, 有感于周边缺少置物空间, 协会2017年将路边废弃的花坛改造为座椅, 也借以增加社区交流。设计上以马赛克的装饰, 绘制社区过去水灾时很多村民爬到大榕树上得救的故事。中和社区持续通过民众参与环境改造的方式, 将社区的脏乱点改造成为说故事交流的地方, 是一种典型的通过社区营造, 以民众集体生活经验进行艺术文本生产, 达到地方认同与文化推广目标的案例。

  2. 以学校服务学习和乡土教育为出发点的课程合作

  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公共艺术生产的方式, 由于和课程结合较方便执行, 但也容易造成和地方社群脱钩。为了提高地方认同, 操作上可以留意地方社群的共同参与, 并鼓励参与者表达看法。

  台南市旧城城墙和城门的遗迹, 其中有些地标性比较强, 成为府城人生活中的空间记忆与地方标志, 如大东门和大南门;有些却往往被府城人遗忘, 如大北门旁城墙基座、台南一中和南英工商旁的城墙基座。这些空间因为本身的历史性价值而被保存下来, 但是和府城居民的互动却往往仅限于“观赏”, 就像博物馆内的文物一般。然而刘为光、卢纪邦、陈世明 (2013) 的研究指出, 日治时期所发展的许多学校和这些仅存的城垣残迹有着区位和生活上的连结, 这些空间满足了旧城居民的教育与休闲需求。因此在2011年, 笔者参与了“2011年度文化资产区域环境整合计划”中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 借以观察接受补助的中小学课程操作引导公共艺术发展和地方认同的过程。在这个计划中, 所有的活动除了强调认识在地的基本精神外, 更尝试强调参与者的看法表达。其中许多学校通过摄影、版画、戏剧表演、纪念品制作来协助参与的学生和家长讨论述说自身旧城生活经验的价值。而在胜利路两侧对望的光华女中和胜利小学, 则通过学生参与环境改造, 整合历史议题进入公共生活。

  02.中和社区故事泥塑浮雕彩绘墙一隅, 笔者拍摄03.双水亭于台中市眷村文物馆, 笔者拍摄

  光华女中校门口人行道上通过不同材质铺面来暗示昔日旧城墙经过的位置, 并在人行道旁围墙上安置校方自制的旧城信息解说广告牌。同时, 也将校门口旁的一楼教室空间安排为对外开放的“旧城文化馆”, 以作为旧城信息教学与交流的平台。胜利小学则通过师生创作, 在校门口人行道上通过铺面展示大东门周边历史景点游逛导览系统, 说明昔日城垣与周边环境的关联, 同时也将学生绘制的大东门彩绘嵌在地板铺面和围墙上。这些空间成为学校户外教学场所, 同时社区民众与上下学接送的家长也能借此了解周遭环境与城垣相关的历史信息。通过校方自制解说牌与学生绘图展示, 使师生更爱惜且能自发性经营管理这些空间。

  “带领学生走入社区, 以专业学习知识进行服务学习。”这是逢甲大学对于西屯区共同生活学习圈的一项发展重点。通过笔者2014年于逢甲大学建筑系开授的课程, 引导学生为西屯区公所环境彩绘一案, 彻底实践共同生活学习圈的重要精神。操作上希望不只是为公所提供一项专业服务, 更期待通过学校师生彩绘实践的行动, 使社区民众对社区营造的公共艺术创作产生兴趣。

  配合课程进度, 本案与西屯区公所从开会讨论决定彩绘的图腾, 至现场构图、上色及施工, 仅一个月的时间即完成, 以展现学校师生的专业与负责的态度。由于场地空间与操作时间相当有限, 经严谨规划与缜密的操作流程设计, 带领学生改变传统施工方式, 运用经济且成效最好的施工方式, 在一天的时间里, 引导学生完成西屯区公所盥洗室外墙的彩绘。彩绘图案设计以几何图形、线条为主题, 操作成果除了改善公所空间质量外, 也让民众了解逢甲大学对地方营造的经营, 同时让学生获得相当大的成就感。

  大学课程操作的优势是社会服务的专业程度高, 但学生普遍非在地人, 往往难以产生深入的社区互动, 作业结束后也不容易延续学生对该地方的持续关心。但此举能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地方发展的热情, 反馈其他乡里。

  3. 艺术家作品通过民众使用解构艺术价值

  艺术家设计的公共艺术作品如果缺乏民众参与设计或制作的过程, 就只能静静陈列于公共空间的角落, 期待民众发觉它的艺术价值或社会意涵。然而如果艺术家能安排独特的活动与使用机制, 让使用者能不断重新定义艺术创作的社会价值, 它就有机会达到“去中心”的成效, 让民众来诠释作品的意涵, 连结地方的生活文化经验。

  “双水亭”指双十及绿川、柳川两条水系所构成的台中旧城区域, 为笔者于2015年发起的公共艺术项目, 希望能借由没有被定义的构造物, 在旧城的许多角落出现, 并通过所在环境周边纹理的相关社群来赋予其不同的意涵。初步构想中, 想象双水亭可以在旧书店旁边的空地, 成为书店活动与民众阅读的空间;也可以是旧城知名餐饮店的延伸空间和试吃、民众参与食材加工及烹煮的活动结合;还可以出现在旧城老街布店旁边, 与小朋友一起玩布;然后在电子街和互动游戏性质的电子产品产生关联, 引起大众对双水亭与旧城生活文化的关注。

  04.“郡九街庄”绿艺市集, 新化社区营造协会供图

  双水亭游牧之目的在于影响社区、唤起地方关注, 使更多人了解体会旧城故事、在地生活与艺术的密切关系, 借由游牧移动过程与各种活动的办理, 来推广台中旧城文化与生活。设计上它是一个社会活动的载体, 在范围内不断转换地点展出。于2015年8月至10月间, 依序移动到台中市长公馆、台中火车站前广场、台中放送局、台中市眷村文物馆, 并借由其置放地点的社会特质, 邀请周边有地缘关系的在地组织参与其地方感生产的过程, 包含构筑、互动设计体验、彩绘衣服活动、旧城职人展、创意绘图等, 期望能借此推广旧城生活文化, 并建立当代旧城“地方”意涵。

  本实验性公共艺术操作的成果, 唤起了许多地方民众对旧城生活文化的情感与关注, 同时串起了旧城各地区不同时期的各种生活故事。经历了各种旧城活动之后, 双水亭至今仍停放在台中市眷村文物馆旁, 通过社会实践持续营造着台中旧城的地方感。

  场所的文化特征除了来自其历史性的社会文化涵构, 即历史所赋予的环境形态纹理、社会脉络与叙事, 其实当代的日常生活实践, 更是丰富其当代地方感生产的重要因素。如建筑师伯纳德·屈米 (Bernard Tschumi) 所主张:“表演艺术看似概念艺术的延伸, 然而这两种艺术形式的关联性回应了建筑意涵作为概念与经验、或空间与其中活动的思维。”在这样的观点下, 建筑的意涵不仅存在其空间生产的过程, 更是人类不断重新对其诠释的社会实践所衍生的成果 (Tschumi, 1994) 。伯纳德通过巴黎拉维列特公园的作品, 将公共艺术与空间文化意涵的关联, 以解构主义不断重新诠释、无法被特定价值制约的操作方式, 来赋予空间与生活的新的连结, 并借以提供两个层次的意义——民众对于空间本质所赋予的文化与价值的认识, 以及民众对于解读空间之后重新诠释空间意涵所产生的行动表现。在这当中, 公共艺术已经超越了形式的价值制约, 建筑师不需要诠释“形式”的意涵, 透过矩阵排列来隐喻现代主义的企图, 并借由民众的日常生活来重新定义“地方”。

  结论

  本文通过三种不同形式“去中心”的公共艺术案例, 探讨“社群参与”在文本意义的拼凑和重组中所能建构的新价值。通过社区营造经营的模式所产生的社群影响能量高、故事性强、能引导民众地方认同, 但若引导活动的协会本身艺术涵养不够, 艺术表现的专业成果则往往被质疑。通过学校教育引导公共艺术生产的方式, 操作成果的专业程度高, 但不容易延续学生对该地方的持续关心。艺术创作让民众可以经由和作品互动来诠释作品社会价值的方式, 作品的专业程度高, 能达到一定程度的社群影响, 且能达到文化推广与地方认同的目标, 但设计难度高。

  重要的是, 民众能通过参与艺术文本生产的过程, 进一步认识自身的土地, 建立情感, 而达到地方认同与文化推广的目标。未来在民众参与公共艺术在地价值生产的操作中, 建议通过资源调查, 评估社区组织与周边学校能量、生活故事特色、环境空间背景、经费等条件, 以发展适当的方案。

  01.灯笼墙, 新化社区营造协会供图

  参考文献:

  [1]Allen, Stan.Practice:Architecture, Technique and Representation[M].Amsterdam.G+B Arts International, 2000.

  [2]Barthes, Roland.Image-Music-Text[M].New York:Hill and Wang, 1977.

  [3]de Certeau, Michel.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Berkeley[M].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4]Miljacki, Ana, Amanda Reeser Lawrence, and Ashley Schafer.2 Architects, 10 Questions on Program[J].Rem Koolhaas and Bernard Tschumi, 2006 (8) :6-15.

  [5]Norberg-Schulz, Christian.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M].London:Academy Editions.1980.

  [6]Relph, Edward C.Place and Placelessness[M].Research in Planning and Design.London:Pion, 1976.

  [7]Tschumi, Bernard.Architecture and Disjunction[M].Cambridge, Mass;London:MIT Press, 1994.

  [8]Tuan, Yi-Fu.Space and Place: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M].London:Edward Arnold, 1977.

  [9]刘为光, 卢纪邦, 陈世明.台南市旧城边缘带空间形态在当代都市生活中的文化意涵[J]建筑学报, 2013 (85) :227-244.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社群参与公共艺术生产“地方”价值的实践

文章地址:/fbzs/qkzs/guanli/328.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共建版权生态——专家建言版权管理运营保护
工商行政管理有效建设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人才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管理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中的作用
引导大学生考研对学风建设的作用及实施措施
人才资源开发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管理学小论文范文3000字
全面质量管理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的行动探索
酒店财务管理内部控制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探析
D县建设I型小城市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新时代打造养老新模式探析
科技社团建设航天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的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