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发展中的两次质变及其意义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教育 发布时间:2020-07-01 浏览:0

  摘 要: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经历过两次质变。第一次发生于《莱茵报》时期,是从唯心的辩证自然观转变为唯物的辩证自然观。此次质变中,马克思没有论及劳动的能动性。第二次始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完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认识到了实践改造自然界、人的革命性和世界历史性意义,但对黑格尔的批判并不彻底,没能消解“谁生出了第一个人”的问题。《德意志意识形态》克服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自然观的缺陷,形成了完整的唯物的辩证自然观。两次质变影响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其成果是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第一次质变;第二次质变

  《现代哲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广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管、广东哲学学会主办的现代哲学学术刊物。本刊是国家哲学类核心刊物、社会科学类国际交流刊物,该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发展过程,始于马克思的大学时期,终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其间大体经过《莱茵报》时期、克罗茨纳赫时期、《德法年鉴》时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时期、《神圣家族,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以下简称《神圣家族》)时期等几个阶段。考察这个过程,可以发现,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发展经历过两次质变,即从一种唯心的辩证自然观转变为一种不包含劳动能动性的唯物的辩证自然观,然后又从这种唯物的辩证自然观转变为一种包含实践改造自然和人的内容的完整的唯物的辩证自然观。这两次质变影响了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其成果是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第一次质变——从唯心到唯物

  第一次质变发生在《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是他的大学时期,其自然观是黑格尔式的唯心的辩证自然观。《莱茵报》时期自1842年3月始,止于1843年3月17日,是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马克思撰写了大量的文本。这些文本表明了其自然观从唯心到唯物的转变过程。这里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这些文本中的辩证自然观进行考察。

  《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辩论情况的辩论》写于1842年3月26日至4月26日,是马克思为《莱茵报》撰写的第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中说:“宇宙科学最初发现地球是恒动的物体”“天文学家的望远镜不会引起宇宙系统的不断运动”①,“在宇宙系统中,每一个单独的行星一面自转,同时又围绕太阳运转”②。在这里,地球是恒动的物体已经被宇宙科学发现;天文学家用望远镜观测宇宙的感性活动,不会引起宇宙系统的不断运动;行星自转的同时围绕着太阳运转。在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1841年3月)中,马克思就是战斗的无神论者,以后也一直都是。因此,此时的马克思绝不会认为这里的宇宙系统的不断运动是由神推动的。既然宇宙系统的运动不是由神推动的,也不是由天文学家的观测活动引起的,那么,宇宙的运动和行星的自转的动力都只能来自宇宙自身,即是自因。这是标准的辩证自然观。注意,马克思在这里并没有指出宇宙系统运动、行星自转和围绕太阳运转的动力具体是什么,来自什么,因此,不能由此断定此时马克思自然观的性质是唯物的或是唯心的。不过,由于马克思此时主张用“内在观念的本质的尺度”③来衡量一切事物的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此時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唯心性质的。

  《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写于1842年10月,在这篇文章中,体现马克思辩证自然观的主要有两处:一是马克思说根深叶茂的树和树干有机地同化空气、阳光、水分和泥土,使它们变成自己的形式和生命;二是把野生果实、枯枝等看作是“自然发生的”,是“自然界自然力的产物”。注意,从这里使用的“自然发生的”和“自然界自然力的”来看,很难断定此时马克思的自然观是黑格尔式的而不是唯物的。有学者认为,在这篇文章中有“下流的唯物主义”的说法,说明此时的马克思还没有接受唯物主义。其实,该文所说的“下流的唯物主义”中的“唯物主义”是指“把特定的物质和特定的奴隶般地屈从于物质的意识的不道德、不理智和无感情的抽象物抬上王位”④的“唯物主义”,亦即那种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私利和感性欲望满足的“唯物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唯物主义”。注意,虽然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还在使用“国家理性”的说法,但这是在论及国家等社会政治领域的事物时才使用的,在谈到自然界的事物时,马克思并没有使用“自然是有理性的”等大学时的唯心的说法。据此,我们至少可以说,此时马克思的自然观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以及黑格尔的自然观,在唯物或唯心的问题上已经有了差别。

  《评奥格斯堡〈总汇报〉第335号和第336号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的文章》写于1842年12月10日、19日和30日。这篇文章中写道:“甚至元素也不是始终处在静止的分离状态。它们在不断地相互转化,单单这种转化就形成了地球的物理生命的第一阶段,即气象学过程,而在有生命的有机体中,各种元素作为元素本身的任何痕迹全都消失。在这里,差别已经不在于各种元素的彼此分离的存在,而在于受同一生命推动的不同职能的活生生的运动。所以,这些职能的差别本身不是现成地发生在该生命之前,而是相反,不断地从生命本身发生,同样不断地在生命中消失和失去作用。自然界没有在现成的元素上停步不前,而是还在自己生命的低级阶段就已证明,这种差别不过是一种无精神真实性的感性现象。”⑤在这里,马克思阐述了他的关于元素不断地相互转化、地球的物理生命的第一阶段的形成即气象学过程、受同一生命推动的不同职能活动的活生生的运动、不同的职能不断从生命本身发生又不断在生命中消失等思想。这些思想无一不属于辩证自然观。在这里,我们找不到用理性或观念来解释关于自然界的事物的生灭的言说,找到的是把这些自然事物的生灭看作“无精神真实性的感性现象”的论述。文中还说:“不健康的肌体,按照自然规律,必然会长出肿瘤。”⑥显然,马克思此时是把不健康的肌体长出肿瘤理解为一种自然规律的必然性,而不是什么肌体内部的观念或理性的运动的结果。文中还要求奥格斯堡《总汇报》第335号和第336号论普鲁士等级委员会的文章的作者:“对自然界作更深入的研究,把自己对各种元素的初步感性知觉提高到对自然界有机生命的理性知觉。”⑦这一要求显然是唯物主义认识论性质的。凡此种种均表明,此时马克思的辩证自然观至少已经远离了黑格尔的辩证自然观。注意,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谈到社会政治领域的现实差别时仍然使用了“普鲁士国家精神的自由创造”,这说明马克思此时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仍是标准的唯心主义者。因此,应当承认,青年马克思的辩证自然观的发展与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发展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差别,二者是不同步的,应当在这二者之间做适当的区分,而不能把二者相混同。过去,有不少学者忽视青年马克思自然观的转变,把青年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等同于青年马克思在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造成了认识上的偏差,应予以纠正。

  2.肯定实践改造自然界

  关于生产改造自然,《手稿》指出:“这种生产是人的能动的类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B16这里的“这种生产”是指人的“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亦即改造自然的活动。可见,马克思此时的思想是,生产改造自然,是能动的,通过人对自然的能动改造,自然界才表现为人的作品。《手稿》还说:“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B17在这里,马克思用“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和“通过工业”“形成的自然界”来表明人的活动、工业对人化自然的“生成”或“形成”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思想表明,生产形成人化自然已经是此时马克思思想深处的一个基本思想,它标志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手稿》的自然观与马克思先前的自然观已经有了质的差别。这里的质的差别点在于:马克思先前的自然观缺乏劳动改造自然的内容,人在自然面前完全是被动的,而不是能动的。

  在肯定实践能动地改造自然界的同时,《手稿》也强调了人是受动的。《手稿》写道:“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B18在这里,马克思不仅指出了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因而人对自然的改造是一种自然观),是具有自然力、生命力的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同时还指出了人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有不少学者在阐释马克思哲学时片面强调和夸大实践的作用,他们忘记了人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正是《手稿》及其之后的马克思的基本思想。

  3.发现“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

  前已看到,在《手稿》中,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由此,“人的誕生”属于自然界的生灭变化,关于“人的诞生”的思想属于自然观。

  《手稿》中的“人的诞生”思想,集中体现在“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命题中。一方面,这一命题是感觉直观的结论。《手稿》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B19在这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即劳动使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并成为人。“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B20说的也是这一点。另一方面,这一命题是《手稿》批判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产物。《手稿》指出:在黑格尔那里,“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B21;“黑格尔设定人=自我意识”B22;“黑格尔惟一知道并承认的劳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B23;黑格尔的自我意识通过自身的活动设定自身等。既然黑格尔把事情弄颠倒了,那就必须把弄颠倒了的再颠倒过来:把自我意识设定为人。这样,“精神的劳动”就变成了人的劳动,自我意识通过自身的活动设定自身就变成了人通过自身的活动设定自身。可见,《手稿》中的“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B24,正是《手稿》批判黑格尔取得的成果。

  《手稿》中的“人的诞生”思想,包含着人的劳动造人的思想,显示出《手稿》已经看到实践改造人的革命性和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就是明证。

  需要指出的是,《手稿》中的“人的诞生”思想,没有成功消解“第一批人”即最初的劳动承担者从何而来的问题。《手稿》虽然通过对黑格尔的批判得出了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结论,但马克思此时对黑格尔的批判并不彻底。因为黑格尔哲学中的颠倒并不局限于此,观念外化出自然界也是颠倒着的。如果把《手稿》中的颠倒的批判方法贯彻到底,就应当得出自然界产生人或人来自自然界的结论。但是,《手稿》并没有得出这一结论。这种批判的不彻底性,以及感觉直观的局限,使得《手稿》认为“谁生出了第一个人”的问题是荒谬的,未能认识到要劳动就必须有劳动的承担者,“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要么是以人的已经存在为前提,要么是缺少了行为承担者。《手稿》中的“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生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B25似乎提供了这样的前提。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谁生出了第一个人”的问题就不是荒谬的,而是得到了解答。这显然与《手稿》中认为这个问题是荒谬的相矛盾。而且,把“自然界生成为人”理解为自然界自己运动产生第一批人,也与《手稿》中的“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相矛盾。注意,在《手稿》之前,马克思研究过《基督教的本质》。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人来自自然界。可见,此时的马克思不是不知道而是没有接受人来自自然界的观点。这样,“第一批人”从何而来的问题没有得到消解。

  三、第二次质变的完成——《手稿》自然观的完善和发展

  《手稿》以后,经《神圣家族》等环节,在《形态》中,马克思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唯物的辩证自然观,《手稿》中的自然观的缺陷被克服了。《形态》中的唯物的辩证自然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承认自然的先在性和天然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承认自然的先在性是明确的,“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就是明证。但《形态》是否承认天然自然界的存在却有很大的争议。不少学者引用“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B26作为依据,认为《形态》否认天然自然界的存在。其实,这段引文至少承认了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这一天然自然界在“今天”的存在。《形态》还指出:“在这样的场合费尔巴哈从来不谈人的世界,而是每次都求救于外部自然界,而且是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但是,每当有了一项新的发明,每当工业前进一步,就有一块新的地盘从这个领域划出去,而能用来说明费尔巴哈这类论点的事例借以产生的基地,也就越来越小了。”B27这里的“那个尚未置于人的统治之下的自然界”不就是天然自然界吗?如果不承认天然自然界的存在,哪里还会有“每当有了一项新的发明,每当工业前进一步,就有一块新的地盘从这个领域划出去”?由此可见,《形态》是承认天然自然界的存在的。

  第二,承认天然自然界的自己运动变化产生了人。“原始的、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人们”B28表明,在《形态》看来,最初的人是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表明天然自然界曾经先于人存在并且是自己运动变化着的。既然最初的人是通过自然发生的途径产生的,那么在人类产生之前,天然自然界就必然已经存在着,并且是自己运动变化着的,否则,怎么会有“自然发生”呢?有学者认为,这里的天然自然界的自己运动产生了最初的人的思想是恩格斯的,但无论是从《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手稿的誊写、修改的实际情况看,还是从马克思后来的“人的存在是有机生命所经历的前一个过程的结果。只是在这个过程的一定阶段上,人才成为人”B29来看,这一观点都需商榷。

  第三,明确人类最初的生产是由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的。《形态》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B30在这里,很清楚,是“个人”的肉体组织产生了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最初的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由人的肉体组织决定的。

  第四,人通过劳动生产自身,通过生育生产他人。《形态》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生产自己的生命,还是通过生育而生产他人的生命,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B31在这里,人的生命的生产,显然是以已经产生的人的存在为前提的,而且这种生产,既具有社会性质,同时也具有自然性质。需要指出,在《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具有“人如何生产人——他自己和别人”的思想。

  第五,人通过物质生产能动地改造自然界。自然界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的活动而发生的变化,在《形态》中有两层含义:一是从天然自然界向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转变。前面已引证的“每当有了一项新的发明,每当工业前进一步,就有一块新的地盘从这个领域划出去”中的“划出去”,言说的就是这种转变。二是后人对前人的历史活动所创造的自然界进行再改造。《形态》中打比方说,“费尔巴哈在曼彻斯特只看见一些工厂和机器,而100年以前在那里只能看见脚踏纺车和织布机”B32。显然,一百年前的曼彻斯特已经是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与之相比,一百年后的曼彻斯特又由于新的历史活动引发了新的巨大变化,这是后人对前人所创造的自然界的进一步改造。这里的“转变”和不停地“再改造”,形成了作为“人的作品”的自然界的历史。

  第六,肯定歷史所创造的自然界的自己运动的存在。《形态》指出:人的感性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哪怕只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显然,这里的“自然界”主要是指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劳动、生产、创造等人的感性活动一经停止,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就会发生巨大变化,只能理解为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的自己运动变化的存在。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形态》的完整的唯物的辩证自然观。这一自然观,继承了《手稿》中的自然观的合理成分,同时,通过承认天然自然界的自己运动产生第一批人,消解了《手稿》中的“谁生出了第一个人”的问题,也就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中的那个劳动主体——“人”——从哪里来的问题,消除了生命生产的第一个逻辑环节的缺失;通过承认历史所创造的自然界的自己运动变化的存在,增添了《手稿》中的自然观所没有的内容。因此,这一自然观无疑是《手稿》中的自然观的完善和发展。

  四、两次质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发展中的两次质变,影响了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两次质变的成果即完整的唯物的辩证自然观是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处于基础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一,第二次质变是继承第一次质变成果基础上的质变。前文已知,第一次质变形成的自然观主要包括天然自然及其运动变化,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只包含人是在自然决定的条件下劳动即自然对人的活动的先在性、人的活动的受动性,不包含劳动改造自然的内容。第二次质变形成的自然观,不仅包括了天然自然及其运动变化、自然的先在性及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还包括劳动改造自然、人的革命性与世界历史性的意义。可见,第一次质变影响了第二次质变,第二次质变是继承第一次质变成果基础上的质变。注意,这并不是说,第一次质变是第二次质变的唯一原因。

  第二,两次质变在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次质变发生后,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时马克思就运用了第一次质变的成果。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批判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时也运用了第一次质变的成果。随着第二次质变的发端,马克思形成了一个思想体系的大致轮廓。在这个思想体系中,自己存在自己运动变化的自然是先在的,是劳动的前提,劳动改造自然和人具有革命性和世界历史的意义,劳动是能动和受动的统一,劳动外化、异化为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运动是工人与资产者对立的经济根源,私有财产的扬弃是共产主义。显然,这个思想体系的逻辑框架是:自然——劳动(改造自然、人,私有财产)——私有财产的矛盾运动——共产主义(私有财产的扬弃),自然被放置在了这个思想体系的最底层,构成这个思想体系的最基础的部分,处于基础的地位。可以说,没有第二次质变的发生就没有这里的思想体系框架。随着第二次质变的完成,即自然界运动产生人、人的肉体决定了最初的物质生产、自然作为先在条件制约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改造自然和人的自然观的形成,在《形态》中,形成了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了。可见,第二次质变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前提,其成果是《形态》中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

  第三,两次质变的成果是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形态》之后,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主要是运用已经形成的自然观和唯物史观,指导他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并以此来证明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正确性。在这个过程中,两次质变的成果发挥着理论基础和方法论的作用。《资本论》的“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中说:种种商品体,都是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如果把商品包含的各种不同的有用劳动除外,总还剩有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人在生产中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在这段论述的注释中,马克思还引用“宇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自然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而只是物质的形态变化”B33来论证自己的思想。在这里,“不是由人手创造的”而是“由自然的一般规律引起的”宇宙现象,显然是天然自然的自己运动变化,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商品是自然物质和劳动的结合,劳动只能改变物质的形式等,都是两次质变成果的运用和发挥。需要注意的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立足于他的“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思想,剩余价值论立足于他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论》的结论又是建立在剩余价值理论之上的。可见,两次质变的成果在《资本论》中处于理论基础的地位。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批判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时指出: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上面那句话”“在劳动具备相应的对象和资料的前提下是正确的”,“一个社会主义的纲领不应当容许这种资产阶级的说法回避那些唯一使这种说法具有意义的条件”。B34在这里,自然界的自己运动是财富的源泉,劳动具备相应的对象和资料时才是财富的源泉,“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资产阶级的说法。可见,两次质变的成果不仅是马克思这里批判“资产阶级的说法”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而且俨然是社会主义与“资产阶级的说法”的分界线。由此可见,两次质变的成果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地位和作用。两次质变的成果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地位和作用足以表明它是成熟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总之,在马克思那里,无论是在《形态》中,还是在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中,两次质变的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基础作用。

  第四,两次质变在当下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上看,自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问世以来,斯大林体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斯大林体系一直主导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斯大林体系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只强调自然界是辩证发展的,这种发展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却没有强调人的实践对自然和人的改造作用。改革开放以后,在我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出现了一股思潮。这股思潮仅仅抓住实践的能动性,把马克思的既要从客体的方面也要从主体、实践的方面理解对象、现实的思想,说成是马克思主张只能从主体、实践的方面理解,否认马克思有唯物的辩证自然观,这就否定了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的整个大厦成了没有根基的东西。两次质变及其成果,使我们认识到斯大林体系的正确之处和缺陷所在,认识到上述思潮的合理因素和根本错误所在,为完善教科书体系,批判和纠正上述思潮的错误,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史实依据。

  从现实看,一是两次质变的成果对现实实践具有指导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甚至到了威胁人自身生存的严重地步,发展也呈现出不可持续性,只是近几年这种现象才有了好转。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人们只把自然看作是有用物和供人们改造的对象,缺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两次质变过程中,马克思曾批判蔑视自然的自然观,认为蔑视自然会遭自然的报复。现实证明了这一点。两次质变的成果,承认自然对人的活动的制约,要求我们在改造自然时必须尊重自然。仅此一点,足见两次质变的成果对现实实践的指导作用。二是两次质变的成果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当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部分。坚持两次质变的成果,就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就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是否稳固,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很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否认两次质变及其成果,不仅抽掉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础,而且还会造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都与马克思对立的错误认识(西方的马恩对立论就是明证),这对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稳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极为有害。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由此,足见两次质变及其成果在当下中国的重要意义。

  注释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6、191、166、289、332—333、344、332、364、376頁。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页。

  B11B12B13B14B15B16B17B18B19B20B21B22B23B24B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69、306、309、319、335、274、307、324、273、310、332、333、320、320、308页。

  B26B27B28B30B31B3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30、549—550、529—530、519、532、529页。

  B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350页。

  B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B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8页。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青年马克思辩证自然观发展中的两次质变及其意义

文章地址:/fbzs/qkzs/jiaoyu/108.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宜春义务教育发展的流动机制及完善策略
中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
高职兼职教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缺陷解决中存在的诉讼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改革-教育论文
期刊发表的教育论文在哪里
化州教育部门出手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内附举报电话)
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游戏影响及干预
发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作用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改革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