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教育 发布时间:2020-07-01 浏览:0

  摘要:互联网金融是传统的金融业与“互联网+”的交叉融合,由此衍生出一个新的专业——互联网金融专业。高职院校的互联网金融专业,应借鉴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互联网+”社会环境,进一步分析和探讨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剖析了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成果导向模式提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能力,加速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成果导向 互联网金融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呼兰师专学报》是社会科学版学术理论期刊,刊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

  互联网金融专业是金融学专业的延伸与发展,这一新兴专业的崛起不仅成为了目前炙手可热的志愿填报方向,并且关乎未来金融行业及金融学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新模式的诞生为金融市场主体注入了新鲜血液,互联网金融企业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未来金融行业新的重要利润增长点。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对传统金融业务产生强有力的冲击,与之同时,各高校的金融学相关专业也受到了冲击,必须及时进行相应的教学变革和专业转型升级,从而适应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时代背景下,为社会培养多样化、复合化的金融人才。同时,随着国际化的进程,中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也不断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于2016年先后加入《华盛顿协议》与《悉尼协议》,成为其签约会员国,这也标志着我国在工程教育上不断向国际化迈进,这对我国大学毕业生走向国际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由北美学者威廉·斯派蒂(Spady)率先在其撰写的《基于产出的教育模式:争议与答案》一书中提出,并成为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教育界的流行术语。目前,许多国家在教育实践中开始运用这种教育方式,并称之为“成果导向”教育模式。OBE的核心理念是采用反向设计的方法,强调“学生学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远比怎样学习和什么时候学习更重要”,高校的教育活动围绕学生达成的学习成果展开。其强调的是发挥学生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历程结束之后拥有“能力”而不看重学生的课业分数,这与中国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有出入,因为在成果导向教育中,课程被视为达成结果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OBE的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和任课教师必须提前设定和构想好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能力和水平,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能够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进而通过学生学习产出,驱动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达到这些预期的目标。相对于依靠教材和教师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成果导向模式无疑是教育界的一场革新。

  二、互联网金融专业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成果导向教育凭借其先进的理念与科学性、实用性逐渐成为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并对中国众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国际专业认证标准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成果导向教育的设计流程

  成果导向教育要求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细化以往的传统教学标准,使之成为某种意义上可视化、可测量的学习成果,进而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成果导向教育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成果蓝图,所有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路径,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传统的课程设计体系是由学科知识网络为脉络,教师根据知识点确定课程结构和内容,通过作业、测试、考试等形式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进而决定是否达到毕业要求。而与此不同的是,目标导向教育是在确定学生最终需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和毕业应拥有的能力基础上进行“反向”的课程设计。

  如图1所示,目标导向利用这种“反向教学设计”,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的最终目标开始,进行成果或目标的逐级细化,依次确立最终学习成果或目标、阶段学习成果或目标、课程学习成果或目标以及课堂学习成果或目标。然后结合所确定的课堂学习成果及目标进行相应课堂教学设计,从而明确课程内容设计,以此类推完成课程结构设计,最终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所有环节完成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反向设计的优点在于,可以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要求,优化精简课堂内容,促使学习成果与最终毕业要求相吻合。

  (二)传统内容导向方法与成果导向方法的区别

  首次在学习主动性方面,传统的授课形式,以教学内容为导向,学生听课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成果导向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学生通过自主选擇适宜自身的学习方式进行主动学习,可以个人为中心,也可以进行小组或团队合作学习达到目标。其次,传统的内容导向方法聚焦课本与练习,用考试成绩作为指标驱动整体教学评估过程。而成果导向方法要求学生依据设定的预期学习成果,提交给评价者判断依据,由此制定出详细的评价量表,因此是一个持续评估的过程。第三,传统内容导向方法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视为刚性的,不可协商的。而成果导向方法则把这些条条框框作为指南,允许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发挥一定的创造性。第四,传统内容导向方法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按照规定的时间框架完成教学内容,而运用成果导向方法,学生可以灵活的安排时间,以自己的速度学习,在不同的机构获得学分,直到取得预期的成果。

  (三)互联网金融专业使用成果导向教育的可行性分析

  互联网金融专业与传统金融专业不同,互联网金融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上的专业学科。作为一个创新的应用实践性专业,互联网金融专业既有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文属性,又具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工科属性。在其双重属性下,互联网金融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中推行OBE模式是科学的,具有可行性的,这会使人才培养方案与国际化教育理念接轨,更有利于人才认证。另外,从政策方面来看,“互联网金融”已经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连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中央一号文件等,成为战略强国的强大助力。

  三、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设置情况及行业人才需求

  互联网金融作为热门行业,其在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概念的驱动下快速发展,该行业迫切需要大量兼具传统金融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按照社会发展规律来看,一个新领域的崛起往往会带来大量的就业机遇,互联网金融行业正是如此。从金融市场内部情况来看,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市场,由于授信条件严格,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往往得不到满足,导致信贷配置扭曲,金融市场供需不平衡,金融制度不完善。同时,外部互联网技术不断创新,互联网不断向金融业渗透融合,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环境较为宽松。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互联网金融崭露头角,并迅速发展壮大,制约了传统金融行业的发展。据我国互联网金融检测平台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数量已超过1.9万家,行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一。2015年,互联网金融成为国家高职高专目录新增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显示,国家首次同意在六所高校设置互联网金融专业,若按照四年的学制,第一批互联网金融专业学生将于2020年6月毕业,可想而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人才缺口之大。而互联网金融行业虽然崛起迅速,但也面临巨大的风险,经过国家一系列的行业整顿仍没有定型,这也为人才培养提出了更为艰巨的任务,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具有市场适应性,紧跟行业发展进行动态调整。

  (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能力不足。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行的是集中制的教育形式,是以知识输入和内容为导向的教育方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传统模式下,教师是权威的,是知识的“输出器”,学生则成为了承载知识的“容器”,学生已经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解教学内容,记笔记,到期末进行期末考试以检验知识吸收情况的传统模式。若不能进行“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沿着教学程序、课程安排、学期时间进度进行统一的教育教学,必然导致接受能力差、思维不活跃、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同学“掉队”,并且产生明显的“两极分化”,在分化之后仍不改变教学安排和模式只能造成持续不断的“掉队”,使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造成部分跟不上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甚至产生不好的学习情绪,造成心理问题,按照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质量堪忧。

  2.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内容严重缺乏。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目前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脱轨”的情况,人才培养目标在设定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在指导实践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所谓的产教融合流于形式。纵观目前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除了原先传统的金融专业课程,如证券投资、商业银行、金融基础、金融产品营销等主流课程之外,增设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相关课程,如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图形图像处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等,另外还为培养学生互联网金融职业能力开设大数据分析、网络借贷与众筹、互联网征信、第三方支付等相关课程。虽然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表面上看,课程设置丰富,涵盖面广,但据对已开设互联网金融专业的院校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超过七成的院校认为新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仍然缺乏,甚至是空白。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开设的时间不长,授课教师往往从原先的传统金融类专业转型到新专业,因此缺乏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从业经验,实践操作能力不强,授课过程中难免出现重理论轻实务的现象。另外受到高职院校自身资金条件的限制,配套资源的质量不高,再加上互联网金融企业自身发展存在风险,目前互联网金融业的从业人员专业性强等因素的制约,高职学生受到一定能力和学历的制约,在校外进行的实践和实训的机会有限。

  四、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探索

  (一)构建基于OBE的开放型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成果导向课程开发体系,学生在OBE教育模式下可以采用适宜自身学习进度和要求的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调研分析、网络学习等形式,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可以缩小学生之间的“两极分化”程度,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要。

  成果导向教育以学生是否能达成一定的成果为考核要求,重视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因此,在设置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在专业理论知识考核的基础上,增加学生自评、学生之间的互评、小组自评、小组之间互评、教师评定以及校外企业专家评价等维度,形成多维度的评价体系。同时,在具体描述评价指标的语言上,应注意避免產生异议和误解,或是难以测量的词汇,如理解、熟悉、掌握、明白等,制定可清晰地描述预期成果或目标。

  另外,人才培养模式应对标新技术发展,全力构建以工匠精神为内涵,以党建为引领,以思政教育为核心,在创新型“课程思政”制度框架和实施方案之下,培养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水平的政治素养的时代新人。同时,校内素质培养实行“导师制”,使师生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全方位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校外能力培养则实行“现代学徒制”,校企深度融合,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二)强化职业能力,构建“课、证、赛”融通人才培养体系

  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应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指导及提升作用,让学生在积极备赛的同时增强对互联网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业务操作能力的把握,巩固和深化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升专业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同时,技能竞赛各赛项的设置也能充分反映出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企业对从业人员应掌握的技能,有利于学校和行业企业之间的信息互通,激发企业与高校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使竞赛成为推动产教融合发展的桥梁。另外,技能竞赛也为全国各高校之间搭建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可以用于检验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教学改革的成果。因此,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方案应将“课赛融通”作为成果导向教育的其中一个多元化评价指标,通过学生参与互联网金融技能竞赛的成绩、名次评定学生完成学习成果的程度,并进行反馈。

  针对互联网金融专业,由于专业成立时间不长,目前并没有与之完全匹配的职业资格证书。但该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取以下几种关联性较强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助理理财规划师、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基金从业资格证书、初级经济师、Web前端开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课证融通”与“课赛融通”一样,也可以作为OBE的其中一个评价指标。职业技能证书具有标准参照性,其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及相应规范编制试卷,进行统一考核,因此可以作为衡量专业人才水平的统一标准,符合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统一要求。

  (三)加速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基于成果导向,加大对校内综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投入力度。如打造“互联网+虚拟教学”课堂,引入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优质企业,共同构造模拟企业真实经营场景的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在互联网金融仿真业务场景下的业务处理的能力。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建立AI智能场景课堂,实现智能化教学,提供具有学生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打造“互联网+金融科技”的智能金融实训室,通过引入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搭建校企数字传输实训课堂,直接开展互联网金融教学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岗位的对接,共同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升级,打造“超体验,感沉浸、趣教学”的智能化实训情境。

  运用OBE的教育理念进行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定需要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认真思考“学生需要取得哪些学习成果”“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有什么作用”“如何通过专业、课程建设帮助学生高效地取得所设定的学习成果”“如何评价和判定学生已经取得设定的学习成果”以及“如何保障学生能够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果并达到毕业要求”等问题。因此,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于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抓共性,求存异,以构建新时代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鼓励教师“以学生为中心”,教导学生学以致用,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互联网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课程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中国的高职教育必须坚持走一条以学生为主导,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的新时代发展之路。高职教育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始终应该守好教育的“初心”,不管改革如何进行,我们都应回过头仔细思考一下,教书育人的初心有没有改变。教师应坚守教育初心,回归教育本真,培养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申睿,吴金旺. 教育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技能培养体系研究——基于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互联网金融专业“五步走”实例[J]. 教育学術月刊,2018(08):73-80.

  [2]李宝伟,楚燕兰,张云,张庆元.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及监管——基于31个省级面板数据的PVAR模型分析[J]. 西南金融,2019(06):45-55.

  [3]殷明.教育目标分类在高职课程预期学习成果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职业教育,2017(06):91-98.

  [4]吕帅,朱泓,赵磊.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以英国邓迪大学为例[J]. 重庆高教研究,2017,5(02):101-106.

  [5]蒋西明,陈世平.基于OBE理念的高校学科竞赛的组织管理[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1):11-13.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院校互联网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文章地址:/fbzs/qkzs/jiaoyu/73.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宜春义务教育发展的流动机制及完善策略
中高职教育专业课程衔接体系的构建
高职兼职教师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缺陷解决中存在的诉讼问题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改革-教育论文
期刊发表的教育论文在哪里
化州教育部门出手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内附举报电话)
小学体育教师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游戏影响及干预
发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作用
建构主义视域下的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改革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改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