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淡水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与案例浅析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农业 发布时间:2020-07-17 浏览:0

  据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编制的《2017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全国水产养殖总面积达8 346.34千公顷,其中淡水养殖面积6 179.62千公顷,占全国水产养殖总面积的74.04%。全国水产品总产量6 901.25万吨,其中淡水养殖产量3 179.26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产量的46.07%。由此可见,如何搞好淡水养殖对增加水产品产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温州农业科技》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

  所谓淡水立体生态养殖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在淡水水域(包括内陆的河道、池塘、湖泊、水库等)进行科学合理立体生态养殖,将鸭、鱼、虾、鳖、蟹等同生共养在同一水体中,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托、相互促进构成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水体物质与能量良性循环、经济效益明显、生态环境良好的渔业生产系统。目前淡水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主要有水面种菜,水中养鱼、 蚌—鱼—鸭、鸭—鱼—鳖、蟹—鱼(虾)等,同时涌现出许多收效明显的先进养殖单位和养殖个人。

  一、水面种菜水中养鱼模式与案例

  1. 模式

  水面種菜水中养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是在养殖水域上搭起竹筏,用浮床作为载体,选择空心菜等水生叶菜种植,在水中养殖鱼类,菜—鱼共生共养(种),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立体种养技术。在养殖水面种菜,不施用肥料和农药,水域养殖的鱼虾粪便成为种菜的有机肥料,两者相互联系与作用,构成一个水域种养有机体。浮床上种出来的菜不仅口感和鲜嫩度等比旱地种植的好,而且产量也高出好几倍。水面种菜水中养鱼不仅可以改善养殖水域的水生态环境,节本增效的同时,还可以收获绿色安全水产品和蔬菜,真可谓一举多得。

  该模式主要技术有:水生叶菜种植技术,鱼虾养殖技术,水域管理技术等。

  2. 案例

  ①广东省江门市水域(池塘)水面种菜水下养鱼面积约2万亩,可收获2.4万吨绿色水产品。江门市实施水域菜—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即水面种菜水下养鱼,一季能收5~6茬新鲜蔬菜,秋季还能收获大量鱼虾。该模式使用特制竹筏把水生蔬菜种在水面上,在水中养殖鲤鱼、鲫鱼、南美白对虾等。鱼虾排泄物为蔬菜提供肥料,蔬菜生长可净化水质,增加水体氧气含量,为鱼类生长提供良好的水体环境。通过水生植物净化水体环境,减少鱼虾病害发生,这种方式养殖出来的水产品优质安全。

  ②天津市武清区泗村店镇齐东营村的水产养殖基地农民在鱼塘虾池上搭起竹筏,用浮床作为载体栽种水生叶菜,不施用肥料和农药,一个季度可收获5~6茬新鲜无公害蔬菜。水面上种植的水生蔬菜只占整个水面的30%,以保证水中鱼虾正常生长和水体中养分的供应。水面种植的蔬菜全部是水生空心菜,空心菜具有生长快、口感好、营养丰富的特点。水中养殖的鱼是从新疆地区引进的即白斑狗鱼和天山龙鱼两种淡水鱼,养殖的虾是中国对虾,养殖的这些鱼虾不仅不会对水生植物造成破坏,鱼虾粪便还为蔬菜提供了有机肥料,促进了蔬菜的生长。

  目前,齐东营村水中养鱼虾水面种蔬菜立体生态模式已有鱼塘100亩,虾池600亩,种植水面蔬菜200亩。鱼亩产1 000千克,年产100吨鱼。虾亩产500千克,年产300吨。水生叶菜每茬亩产约1 200千克,一季至少产新鲜蔬菜6 000千克。这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已在武清区多个乡镇推广。

  二、蚌—鱼—鸭模式与案例

  1. 模式

  蚌—鱼—鸭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以育珠蚌为主,鸭、鱼为辅,实行立体生态养殖。水面养鸭,鸭产生的粪便可作为鱼的饵料,水中的草、虫又成为鸭的饲料。水中立体养鱼,鱼类品种搭配结构要合理,鱼种放养量不宜太大,草鱼、鳊鱼等可以吃掉水中和水域边的水草,减少水草吸收有机肥料,鱼的粪便还可以肥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繁殖和生长,使蚌的食物更充裕。水底育蚌育珍珠,珍珠可加工成项链、珍珠护肤霜、水解珍珠粉,贝壳可加工成工艺品和矿物饲料,此循环综合利用立体生态养殖加工模式所生产的珍珠、鱼、鸭等产品能够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该养殖模式以水库、湖泊、池塘等水域为单元,保证常年水源充足且无污染,水质较肥沃,进排水方便,水面无水生高等植物,水底淤泥较少,水深2米左右,饵料生物丰富,具有一定水流或风浪运动的内陆淡水水体,均可作为蚌—鱼—鸭立体生态养殖的场所。

  该模式主要技术有:鸭、鱼、蚌、珍珠的养殖比例设计与养殖技术,珍珠的加工技术,水域的科学管理等。

  2. 案例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芦水荡珍珠养殖场,采用淡水珍珠蚌和蛋鸭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该场有养殖水域面积200亩,养殖珍珠蚌15万只,每亩套养花白鲢50尾。放养蛋鸭1万只,经过120天的精心饲养后开始陆续产蛋,待鸭的产蛋率明显下降后,出售蛋鸭,养殖周期大致1年。鸭所产生的粪便作为珍珠蚌养殖所需的肥料,可基本满足珍珠蚌生长所需和维持池塘内生态的平衡,既节约肥料投入成本,又不污染任何环境。同时,还可以保持水质常年肥活嫩爽,大大提高珍珠的产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水域立体生态循环养殖模式。

  三、鸭—鱼—鳖模式与案例

  1. 模式

  鸭—鱼—鳖立体养殖模式是按水域为单元渔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养殖方式。水域的水面是鸭的养殖场所,鸭子放养在水面,水中的青草、昆虫成了鸭的天然饲料,可节省鸭的养殖成本。水面放养的鸭,由于养殖生态环境良好,食用的是天然饲料,生产的禽产品肉质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鸭粪可作鱼的饵料,可节省养殖成本,增加收益。鱼、鳖在水中养殖要采取多品种混养,做到不同食性、不同层次的鱼类混养,可提高水体和饵料的利用率。鳖还可以吃掉水中多余的且质量不好的小鱼小虾,提高鱼的品质。鸭—鱼—鳖同生共养在同一个水域中,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整体,产生了良好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该模式主要技术有:鸭、鱼、鳖养殖合理比例与技术,水域的科学管理等。

  2. 案例

  重庆市合川区龙市镇九井村农民段太均,早在1983年就到湖北省打工学习养鱼技术。2004年回乡后,流转了150亩土地兴建了鸭—鱼立体生态养殖场,目前发展到了600亩。走出了一条鸭—鱼—鳖立体生态养殖致富路。

  段太均的鸭—鱼—鳖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是在鱼塘水面放养鸭,每亩水面养鸭60~70只,鸭可以吃掉水里的青草、竹叶、昆虫,每只鸭的饲养成本比常规饲养节约4~5元。放养的鸭肉鲜味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价格也比常规养殖的鸭高。同时,放养鸭的粪便作为鱼的饵料,鱼产量可提高20%左右,还节约鱼的饵料费用。如今他又引进了中华鳖,中华鳖质量在100~150克重时,就可以在鱼塘放养。中华鳖养殖采取仿野生的方式,不添加任何饵料,中华鳖在水里自由寻找小虾小鱼吃,中华鳖产品肉质好,市场价格高。该模式每亩水面可产生5 000多元收入,其中鱼产品收入3 000多元、鸭产品收入1 000多元、中华鳖产品收入1 000元。该模式有4个好处:一是降低了养殖成本,二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三是收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四是增加了经济收入。在段太均的帶动下,九井村已发展养殖户10余户,鱼塘养殖面积达到了1 000亩。

  四、蟹—鱼(虾)模式与案例

  1. 模式

  蟹—鱼(虾)立体生态混养模式是将蟹、鱼(虾)混养在同一水域中,根据蟹、鱼(虾)的不同分布水层和不同食性等特点,混养多种生物,充分利用水体的空间、时间和饵料资源的立体生态综合养殖模式,以实现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

  这一模式是在不影响养蟹效益的前提下混养鱼类或虾类(青虾或南美白对虾)的高效增收、饲料互补的一种立体养殖模式,既可以提高水域单位水体的利用率和养殖的综合效益,又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还可以改善水体中的溶氧条件和加速淤泥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利于鱼类代谢和浮游生物的繁殖,可净化稳定水质,促进鱼类生长。在蟹—鱼(虾)混养模式中,蟹的粪便和残余饲料可肥水,使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或虾类提供大量的活饵料,蟹能吃掉部分体弱或病死的鱼(虾),防止病原体的扩散和传播,减少鱼发病的机会。鱼类可以直接摄食蟹的残饵,能够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该模式主要技术有:蟹、鱼(虾)混养比例与养殖技术。

  2. 案例

  ①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丁庄乡实施鲤鱼、鲫鱼、草鱼、乌鳢、彭泽鲫等多品种鱼和蟹的立体混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亩产2吨产量,亩均收入24 150元。养殖鱼、蟹排放的水无有害残留药物,可直接用于农作物灌溉。他们的主要做法是使用微生态生物制剂肥水、调节水质等新技术,在传统养殖的基础上,提高苗种放养数量和规格,形成高产、高效的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实行多品种立体混养,利用鲤鱼、草鱼高产的特性,投喂饲料来提高其产量,其排泄物肥水带动鲢鱼、鳙鱼的生长,这样不仅利用废弃资源和净化水质,而且辅以人为措施干预,保障水质稳定,鲫鱼、乌鳢可以更加充分利用饵料资源。实行轮捕,保持池塘放养的鱼量稳定在一定范围,充分利用水体养殖空间和时间,解决了单一品种高产养殖使水质变坏的问题。把握好秋季放养鱼种的时节,放养大规格鱼种,抗病力强、生长快、出塘早,增值空间大。把握好市场,一般7~8月是淡水鱼货源短缺、销售价格较高的时期,生产适销对路的水产品,取得最高收益。严格执行国家养殖标准,严禁使用违禁药物,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保障了产品的质量安全稳定。

  ②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塘南镇养殖河蟹的“当涂模式”。安徽省当涂县塘南镇境内河溪密布,水资源丰富,有着养殖河蟹的优势和有利条件。现有养殖水面3万多亩,是闻名全国的养蟹大镇,所产河蟹个大黄肥,市场上竞争力较强,当地流传一句话:一只螃蟹一担稻,一斤螃蟹一克金。塘南镇大力发展生态养殖河蟹,建立了种草—投螺—稀养—混养—活水模式,被誉为“当涂模式”。

  塘南镇曾经一度靠资源吃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粗放式掠夺性放养河蟹,小水体、高密度、大规格的养殖,导致水域养殖品种单一,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破坏了河床生物多样性,水草灭迹,螺蛳消失,贝壳死亡,水面出现黑、浑、红、绿,养殖水域严重污染,有的水质下降为四类水,个别降为五类水。

  在沉痛教训面前,塘南镇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与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广泛的技术合作,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80多期,累计培训养殖户4 000多人次。塘南镇政府又筹资100多万元,从湖北等地购进轮叶黑藻、金鱼藻、伊乐藻等草种和螺蛳、鳜鱼苗,实施种草—投螺—稀放—配养—调水的水环境治理和以蟹—鳜混养为主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水中养殖螺蛳,栽种金鱼藻、伊乐藻、苦草等水草,为河蟹提供天然优质动物性蛋白质饵料,定期加水换水,投放生石灰消毒,用生物手段改良水质。利用鱼类的不同食性,配养适合水域生态环境的鱼类品种。实施蟹—鳜—虾套养模式和蟹—颡—虾套养模式,鳜鱼能吃掉水里的野杂鱼,防止野杂鱼与河蟹争饵;虾不仅能给河蟹提供天然蛋白质饵料,还能把河蟹吃剩的残渣利用,改善水质;黄颡鱼不仅能吃掉小型鱼类,还能消化河蟹的残饵。此外还配养一些黄条鱼食用青苔,促进水草生长,避免青苔危害幼蟹生长。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水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壮大了集体经济,为发展农村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在淡水立体生态养殖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实践中总结出很多先进的模式,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但是,淡水立体生态养殖的开发力度不够,发展潜力巨大,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把淡水养殖产业做强、做大,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丰富多样的绿色水产品。同时,淡水生态养殖一定要从水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不可照抄照搬,要根据养殖品种合理选择适宜的生态养殖模式,按照养殖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营造其适合生长的良好水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淡水立体生态养殖模式与案例浅析

文章地址:/fbzs/qkzs/nongye/570.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消除重庆市集体经济“空壳村”的几点建议
解读保护性耕作技术在玉米种植区的推广
浅议动物卫生监督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试论我国现代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嵌入性视角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应性调适
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容村貌提升整治设计探析
论生态农业的边界、原理与应用
小农户有机衔接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村民获得感对其参与基层民主选举的影响
关于引黄灌区泥沙资源利用的探讨
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估研究
基于耕地分类保护下的农业资源精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