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对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热的冷思考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文学 发布时间:2020-07-17 浏览:0

  【摘要】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并逐渐形成一股热潮,但非虚构写作热也挑战着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应该从基础立场把握、真实性辨析以及新闻文体规约的角度对其进行冷静而客观的审视。对于中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应该理性辩证看待,对其新闻真实内核要从“客体之真”与“符号之真”角度辨析。从文体角度分析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不能将其归属于专业化、标准化的新闻体裁范畴内。

  【关键词】非虚构 中国新闻领域 新闻真实 新闻文体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0.10.017

  《新闻论坛》杂志创刊于1986年,是由内蒙古日报社主管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新闻理论期刊。本刊以关注媒体发展新动态和前沿理论为宗旨,以“高端、时尚、实用”为办刊理念,是各级媒体的展示、研究、交流和学习平台,是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实践科研成果的发布橱窗。

  “非虚构”(non-fiction)按照普遍的理解是一种“两栖文体”,既在文学与新闻间的互动与博弈中寻求着平衡,又相比文学文体与新闻文体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征,2010年以来非虚构写作在中国文学界与新闻界形成一股潮流,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正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中。那么我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究竟是一类怎样的体裁?对其真实性应该从哪些角度去进行分析以及其呈现着怎样的文体特征?这些问题需要结合理论与实际进行具体的分析。

  立场坚守:把握新闻传播规律

  “非虚构”可以理解为用文学叙事手法来描写、记录真实存在的人、物、事件等,凡是符合这个共性特征的都可以视为非虚构写作。非虚构写作在文学界与新闻界存在两面向的解释,非虚构进入文学界是对既有文学格局的超越,拓展了文學创作的边界,给文学界带来了以往重视虚构手法之外的新的文学创作可能性,更加注重个体生命体验与真实生活世界,而新闻界的非虚构写作则存在一定的歧义,首先,新闻本身作为一种纪实体裁,新闻采写是对新闻事实的客观反映,新闻内容不允许存在虚构的成分,因而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或者非虚构新闻叙事的说法从字面意义上本来就是多余的强调,这更像是一种无效的伪命题;其次对于“非虚构”一词的“非a”式的概念命名方式也缺乏基础理论的严谨性,是否是所有的以现实为背景或者与虚构相反的写作都可以成为“非虚构写作”,学界对此没有一个统一的专业的核心定义与解读,这更像是媒体为了标新立异以求得注意力资源的“概念玩弄”行为。

  笔者将我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理解为用文学化的技巧来描述真实发生的事件,以“讲故事”式的叙事法来对事件进行整合的一种新闻写作方式。当前学界对于“非虚构”仍存在外延、内涵的争议,对于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及其边界缺乏清晰的认识,甚至存在着两类极端偏颇的观点,一类不加批判地过于看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前景,认为其可作为主流新闻业的补充,将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看作新闻理想的实现、新闻专业性的体现;一类则完全唱衰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批评其违背了新闻的本性,认为这种新闻文学化的倾向不是专业的、独立的“新闻意识”的回归,而是一种复辟与倒退。

  从历时性角度来看,20世纪60年代西方“非虚构小说”诞生之初便与“新新闻报道”基本混为一谈,是在动荡社会语境下文学界和主流新闻业对现实理想的一种挑战,20世纪80年代非虚构写作就传入中国,但在文学与新闻领域发展缓慢,并未完全进入大众视野,2010年以来为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针对文学界存在的相关问题,在《人民文学》倡导下以及系列非虚构写作平台的创建,“非虚构”才在文学界与新闻界渐成气候,而在新闻界非虚构写作的发展态势也顺应了新闻话语的转变、传统媒介的转型、传播者与收受者需求的变化等。从共时性角度来看,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与各类新闻文体共在,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功能,其表现方式存在于不同的媒介形态中,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新闻体裁,但它能够唤起传媒行业对于内容的重视。

  总的说来,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存在是自觉形成的、能够发挥一定功用性的,不必过分纠结其是否应该存在于新闻领域或一味抨击这种所谓的介于文学与新闻之间的“交叉体裁”,也不应该对新闻领域的这种写作现象视而不见,不去思考其背后暗含的对于新闻理论体系的影响、对于传统新闻边界的冲击,而是应该理性地审视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严格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去看待、思考及批判其存在的系列问题,尤其一些传播者将应该客观反映的“新闻事实”变成了“故事新闻”,混淆了新闻真实与文学真实的边界,这就更加需要用辩证的眼光充分认识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对其内涵、本质、特征等作全面的把握。

  真实之辨:主观性与“新闻漂移”

  “新闻漂移”可用来描述职业新闻传播活动对于新闻事实本位的偏移、脱离,新闻文本叙事发生了不正常的变形。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多以第一人称视角将新闻文本呈现,难以保证其客观性,本质上属于一种轻真相重故事、弱信息强情绪的“新闻漂移”现象,尤其当前的后真相时代更加助推了这种趋势,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对于新闻真实内核的把握需要放在普适性的新闻真实观念下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学界对于新闻真实的认识存在不同的观点,笔者主要基于“客体之真”与“符号之真”两种新闻真实观来对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新闻真实性进行辨别。“客体之真”观念主要侧重于传播主体对于新闻事实的客观再现,使得新闻文本能够尽可能与新闻事实高度符合,新闻事实也是检验新闻文本是否真实的唯一标准;“符号之真”观念则转移了新闻真实观的重心,除了新闻传播主体,其他与新闻活动相关的新闻主体也被纳入“符号之真”观念,是一种多方新闻主体互动的新闻真实,新闻真实最终的衡量标准则是新闻活动不同主体的解释意义的一致性程度。

  笔者从不同层次对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的“客体之真”进行分析。新闻事实是现象与本质的统一体,因此需要考察传播主体对于新闻事实的反映是属于现象真实还是属于本质真实的层面,而现象真实还可以细分为真相真实与假象真实,假象真实难以反映事实的本质,而真相与本质具有同一性,因此追求真相真实、本质真实才是充分体现了新闻的“客体之真”。我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多停留在现象真实的层面,难以触及真相与本质,从题材选择与叙事结构来看,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多从“爆款”逻辑出发选择关注具有情节推动力的案件与争议事件,关注底层边缘人物的复杂处境,多指向了个体与人性面临的困境,从《少年杀母事件》到《大兴安岭杀人事件》,再到《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新闻文本表面上看似实现了对真相的追寻,但实际上都能塞进媒体机构生产非虚构内容的结构性的框架里,杰克·哈特在《故事技巧:叙事性非虚构文学写作指南》提出的叙事弧线常常被借用于非虚构的写作中,传播主体可以从上升到下降的整个叙事过程设计不同的情节点、制造悬念、形成戏剧张力,这种叙事结构最易让收受主体获得阅读的快感,题材的单一化、写作的模式化难以反映真相的全部,传播者执拗于负面的、边缘的题材,消弭了对背后的许多体制性因素、权力因素的关注,与收受主体达成潜在共识的同时永远抵达不了追求真相与本质的“客体之真”。而且,第一人称视角的“我”经常出现于非虚构写作文本中,传播主体主观建构的内容会挤压事实性、客观性的新闻信息传播,再加上核实工具与专业人员的欠缺、再现新闻事实的符号系统的片面化限制以及新闻传播环境等多方面影响,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在求得“客体之真”的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符号之真”作为新闻“客体之真”困境的突围与转向,在具体新闻实践中用来验证新闻真实性更具可操作性,以“符号之真”观念对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进行真实性检验。符号是一种携带意义的感知,皮尔斯的符号表意三分式将符号分为“再现体”、“对象”与“解释项”。新闻活动的整个动态过程包含了多个符号化的过程,在整个新闻收受活动中不同阶段的新闻主体推动着符号化过程的产生与发展。从符号动态衍义角度可简要将新闻收受活动看作“新闻源主体—新闻事实”之间、“新闻源主体—新闻传播主体—新闻文本”之间以及“新闻文本—新闻收受主体”之间的三个符号化的过程,“符号之真”的实现需要源主体、传播主体以及收受主体的认知统一。在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实践中,尽量从理想化角度考虑整个传受过程,新闻源主体的符号解读根植于其所处的事实情景,是一手的、与新闻事实最贴近的解释项;新闻传播主体的二度解释明显带有传播主体主观建构的痕迹,这离不开传播主体法律道德、纪律政策、意识形态等价值体系以及文学技巧运用的影响,新闻文本作为解释项基本不同于源主体的最初的解读;新闻收受主体对于新闻文本的解读离不开其能力元语言与语境元语言,而且对于新闻类非虚构写作的解读期待不同于专业化的新闻体裁,因而会对其进行较为开放的释义,偏离了新闻文本自携的信息量值,这也是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的一种叙事魅力,但这种魅力的来源更像是文学文本的“召唤结构”,这也说明了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偏离了主流新闻文体的要求。在“符号之真”观念下,新闻領域非虚构写作也难以达到不同新闻主体的解释统一,难以碰撞产生共鸣的新闻符码,在追求互动一致的终极目标上还需要建构能适应各方需求的对话机制。

  文体规约:框架内的个性表达

  新闻传播有着特有的方式方法,在新闻符号系统、新闻思维方式、新闻体裁规范等方面区别于文学领域,新闻传播对于新闻事实的再现形式比较关注,且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话语体式、文体风格、编码特征等。中国新闻文体有着独具特色的叙事方式与结构方式,重视将新闻事实世界呈现出来,促使新闻价值的创造与实现,因此也只有按照新闻文体框架创作的新闻文本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文本,在不背离这种新闻文体范式的基础上,传播主体才能进行个性化的独特的表达。笔者分别从新闻文体总体的框架要求与新闻文本个性特征来对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进行对照审视,分析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与传统专业的新闻写作的差异,并把握其在主流新闻领域的位置。

  从新闻传播总的核心的方式方法来看,新闻文体要求必须从新闻事实出发,体现用事实说明事实、用事实解释事实的客观报道的方法。这里讨论的新闻文体可以从广义(包括新闻与新闻评论)的角度来理解,消息要努力排除倾向性信息对于事态信息的干扰,通讯则在一定程度上允许传播主体的情感表达、意见融合,而新闻评论必须是忠于真实反映的新闻事实的评论。新闻事实与新闻文本在本质上要求是一致的,只是内容的具体呈现形态有所区别,新闻文本重视的是对新闻事实的反映与再现,而不是传播主体的主观性的情态、意态信息的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说,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因其表达的文学性与形式的叙事性(这两点特征对于内容真实性的呈现有所冲淡)与新闻文体的要求有一定的距离,甚至用“合理想象”的借口来对新闻素材进行处理,导致新闻文本的异化,成为介于文学与新闻间又无法将其归属于文学领域或新闻领域的第三类文体,实际上背离了新闻文本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即满足收受主体的新闻信息需求,因此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已经超出了新闻文体的边界。

  在新闻文体的框架内,新闻文本相对比文学文本、理论文本等还具有自身的个性特征,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不属于标准的新闻文体,其融入的文学性使得新闻类非虚构写作有着不同于新闻文本的特征。首先,新闻文本属于“低语境”的文本,传播主体致力于用清晰的编码来传播新闻信息,收受主体从传播主体的字里行间便能够获得少有异议、歧义的信息且基本能够对信息进行等值解读,更能避免新闻传播的信息扭曲、信息减损等情况,维护新闻传播追求真相真实的品质,而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相对于标准的新闻文本则更加具有开放性,收受主体更需要依靠传播环境、上下文语境来对文本进行解读,有的非虚构文本采用的文学描述性语言具有的不确定性,会激发收受主体去填补文本意义的空白,这违背了新闻基于事实、忠于事实的内在精神;其次,新闻文本在语义的要求上比较封闭,传播主体力求建立一个以反映新闻事实为主的封闭系统。新闻文本也指向了按文化契约规定理解的“解释社群”,传播主体有着“意图定点”而不是希望新闻文本被多样化解读并无限衍义下去,新闻事实被客观反映再现并能准确地传给收受主体,符合新闻传播主体的传播目的。而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不会给收受主体带来专业化新闻的体裁期待,收受主体有着开放且灵活的解读自由,传播主体在文本建构的时候没有严格遵守新闻文本的写作要求,其多样的叙事方式、复杂的故事建构以及个性化的细节呈现扩展延伸着收受主体的想象空间。

  结语

  在融媒体的背景下,我国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类不属于新闻体裁范畴的新型文体,给传统媒体的转型与新兴媒体面临的“速朽”困境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发,比如对内容的重新重视、在具体采写手法上进行一定的改良、力求贴近收受主体的内心,等等,但是无论媒体怎么寻求发展之道,都必须以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为前提,重视新闻事实本位,将新闻真实视作新闻文本的生命,在新闻文本的框架内进行合理的个性化表达,与此同时,新闻学科的理论体系也需要进行更加科学严谨的建设,这样才能实现理想的新闻图景。

  参考文献

  杨保军,2006,《新闻真实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7、76页。

  黄典林,2018,《话语范式转型:非虚构新闻叙事兴起的中国语境》,《新闻记者》,第5期。

  李玮,2014,《新闻符号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第233~237页。

  杨保军、李泓江,2018,《新闻的“漂移”及应对之道》,《新闻记者》,第10期。

  赵毅衡,2016,《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第95页。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对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热的冷思考

文章地址:/fbzs/qkzs/wenxue/551.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移动有声阅读场景分类与场景应用路径探析
国土空间规划的哲学问题
浅析文艺电影的市场化传播策略
面向中学语文课堂的高师外国文学课程特色教学
文学论文怎么写
传统智慧和日常经验,中国当代文学意味着什么?
撰写文学类毕业论文步骤详解
电影人生哲学
老舍小说《骆驼祥子》的写作伦理及“实验主义”
对中国新闻领域非虚构写作热的冷思考
苏轼论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思想发微
生态批评视野下新世纪乡土小说的新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