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冠心病患者实施社会关系质量干预的效果观察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医学 发布时间:2022-03-09 浏览:0
摘    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实施社会关系质量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患者127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135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社会关系质量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两组患者三方面指标(领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价效果。结果 干预措施后,观察组领悟社会支持(70.64±6.35)分、心理韧性(68.64±15.34)分和日常生活能力(49.42±6.4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7.30±5.72)分、(64.90±14.53)分、(45.23±6.27)分(P <0.05)。结论 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社会关系质量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改善心理韧性,并促进日常生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冠心病 社会关系质量 日常生活能力 社会支持

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该病主要是脂质代谢异常,脂质成分沉着在动脉内膜上,堆积成为脂质斑块,进而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导致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1-2]。冠心病造成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或丧失,诱发心理韧性水平降低[3-5]。社会关系指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反映出个体的社会角色和地位[6-7]。有学者指出[8],疾病的康复和预后,与社会关系的亲密程度和质量密切相关,良好的社会关系成为患者战胜疾病的外源动力,有助于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内源情绪,形成良性促进作用,帮助患者回归家庭和重返社会。为了调整冠心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康复,本研究对该群体实施基于提高社会关系质量的护理干预。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般资料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医于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心内一科室的26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符合保守治疗指征;知情同意者。排除标准:严重心血管、肝脏、肾脏等疾病;严重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依从性差者。将2018年1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患者127例设为对照组,男73例,女54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4.81±5.06)岁;初次发生心绞痛86例,稳定型心绞痛41例。将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135例设为观察组,男78例,女57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5.05±5.13)岁;初次发生心绞痛90例,稳定型心绞痛4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①遵医嘱给药和病情观察。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心绞痛症状等,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②生活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出现压疮,预防口腔感染。③饮食护理。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④功能锻炼。通过被动或主动全范围关节运动,保持肌肉张力和关节功能,并采取循序渐进的肢体功能锻炼。⑤心理护理。住院期间患者易产生不知所措、恐惧、焦虑等情绪,医护人员应及时说明疾病原因和相关知识,消除忧虑,稳定其情绪,鼓励后续康复。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社会关系质量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如下。
1.2.2. 1 设定人员,建立干预小组
设定参与试验的医护人员,选择1名心理医师,5名心内科护士(其中1名为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均具有5年以上临床经验,组建为干预小组,并进行具体分工。心理医师负责评估患者的心理问题和社会关系状况,拟定提高患者社会关系质量的干预措施,并负责对干预小组成员进行心理干预方法的指导;主管护师负责人员分配和干预方案的实施安排,其他心内科护士按照方案对冠心病患者进行社会关系质量干预。
1.2.2. 2 提高患者与家属间的社会关系水平
召集患者家属5~10名心内科活动室,由心理医师主持,其余医护人员协助。①首先为“破冰”阶段,引导家属进行简短自我介绍,鼓励相互交谈、问好、致意,创造融洽的交流气氛。②然后通过共同的关注问题“亲人罹患冠心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何以应对?”,由心理医师提出话题,鼓励患者家属开诚布公、畅所欲言,心理医师依据交谈“中心性原则”,避免跑题。其余干预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患者家属的发言,认真评估患病对患者个人、家庭其他成员造成的影响及其程度,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对患者的态度等,收集的内容作为干预方案制订的依据。③在制定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干预小组成员以团队辅导的形式,对患者家属进行每周1次的干预指导。每次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讨论,包括如何照料冠心病患者、如何与患者进行交谈和沟通、冠心病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有哪些、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和技巧等。通过相互讨论和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帮助家属明确如何解决问题,有利于促进患者与家属间的亲密度和社会支持水平。
1.2.2. 3 促进患者与朋友间的社会关系
在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后,开展“回归社会”的主题活动,包括:鼓励患者朋友、同事等前来探视,干预小组成员对探视人员进行指导,提倡正性交流和鼓励患者,通过回忆快乐往事、畅想美好未来等方式,促进患者在朋友交往中获得快乐、信心,领悟到来自朋友的社会支持,维持其完整的社交圈和良好人际关系,有利于患者顺利重返社会或工作岗位。为了促进患者间群体关系,组织不同病室间互相来往和交流,每周1次开展病友间集体活动。同时每个月1~2次请康复和治疗效果好的患者回医院,通过现身说法,以榜样和示范效应,分享康复成功的经验,有利于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4 增进医(护)患间的亲密关系
良好的医(护)患关系会减少患者的疑虑,增加其遵医行为,对治疗与护理有促进作用,干预措施有:每周1次邀请心内科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进行相关知识讲座。讲座后,干预小组成员实施“一对一”咨询讲解,针对患者和家属的提问进行指导,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存在负性情绪的患者和家属,由专业的心理医师进行心理疏导,教会其运用各种心理方法,如自我暗示、放松练习、正念想象等,维持其身心健康。请专业康复师讲解冠心病康复训练方案和方法,每周1次。
1.3 观察指标
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调查研究,观察指标包括:①社会支持情况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9]测定。PSSS共12个自评项目,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三个方面,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每个项目均采用7级计分(1~7分),总分12~84分,PSSS总分越高,说明领悟社会支持越高。②心理韧性情况采用中文版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测定。该量表由美国心理学家Connor等[10]编制共25个条目,包括坚韧、自强和乐观3个维度,汉化版CD-RISC Cronbach'sα系数为0.84。CD-RISC采用Likert 5级计分(0~4分),总分0~100分,总分越高,说明心理韧性越好。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11]测定。通过对饮食、洗漱、修饰、穿衣、控制大、小便、入厕、移动等10个项目进行评分,测定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总分0~100分,得分越高意味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采用t检验对数据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S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PSSS总分和各维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PSSS评分比较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韧性和Barthel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心理韧性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心理韧性和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68.64±15.34)分和(49.42±6.4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4.90±14.53)分、(45.23±6.27)分(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心理韧性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3 讨论

干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PSSS总分及各维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社会关系质量干预能促进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的提高。领悟社会支持是测试者本人感知到来自他人的支持程度,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方面,采取促进社会支持的干预措施,鼓励多接触、多交流,使患者感知到来自3个领域的关爱和帮助,转化为患者的支持动力和健康信心[12-13],因而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有所提高。
研究显示[14-15],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韧性、负性情绪等心理问题与家庭亲密度、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呈正相关,社会支持越多,人际交往越紧密,其心理韧性越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越强。本研究结果也证实,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韧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评分为高于对照组,社会关系质量干预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韧性水平。干预措施中,通过教会家属照料患者的知识、技能和心理疏导方法,不仅促进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还促进患者与家庭成员的亲密关系,因而提高了患者的被关怀感、自信心和坚韧性[16-17]。此外,病友之间的交流会产生“投射性认同”作用,有利于患者心理郁结的释放,促进其人格的整合[18]。而成功病例的展示,具有榜样和示范作用,促进负性情绪的减退,从而增加康复的信心[19]。患者在疾病状态中,非常渴望来自外界的关心和安慰,与朋友、同事等谈论兴趣、爱好、既往和未来等共同话题过程中,既转移了患者的注意力,又感受到人际交往的愉快氛围,改善了患者对疾病本身的过分关注,促进患者的乐观情绪,从而心理韧性得以提升[20]。而医护工作者在患者治疗期间,提供专业的医疗和护理服务,是患者最为信任和依赖的对象。医护人员在专业性工作和指导的同时,言谈、举止间表现出来的对患者的支持、关怀和鼓励,能很大程度地稳定患者情绪,促进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和心理韧性[21]。
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说明社会关系质量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促进作用。有研究发现,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可使患者从各方面、多角度领悟到关爱,进而缓解负性情绪[22],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促进自我照顾和生活能力的提高。同时,患者在广泛的人际交往中,逐渐认识到自我角色的重要性,明确其家庭责任和社会任务,从而产生内心驱动力促进自我复原,尽早重返社会、参与日常活动,心理上和行动上均促进了日常生活能力水平的提高[23]。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社会关系质量干预,能提高患者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心理韧性和日常生活能力,有一定临床和实践意义。由于本研究对象的选择具有局限性,且干预时间较短,今后的研究工作需要在样本量的范围、数量和干预时间进一步拓展,以便研究结果更具有通用性和科学性。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冠心病患者实施社会关系质量干预的效果观察

文章地址:/fbzs/qkzs/yixue/14202.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56℃灭活对生化激素检测结果的影响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烟草中尼古丁加重他克莫司肾损伤的研究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内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直接前路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及并发症的对比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观察恩替卡韦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与应用可行性
综合镇痛护理改善胃癌开腹手术患者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的效果分析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