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医学 发布时间:2020-07-17 浏览:0

  【摘要】 目的 观察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心脏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 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观察并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对照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分别为(40.45±6.14)mm、(20.26±5.56)mm、(62.52±12.83)%, 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分别为(54.76±6.36)mm、(47.94±6.54)mm、(36.18±3.54)%;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6、17.662、10.840, P=0.000、0.000、0.000<0.05)。结论 进行心脏超声诊断, 可以对人体心脏运作情况充分了解, 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可对人体心脏功能和心脏病变情况充分掌握。将其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 可对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方案。

  【关键词】 心脏超声;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心脏功能评价;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15.018

  《现代医药卫生》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厂矿卫生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与交流的医药卫生综合类期刊。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医学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3]。患病后, 患者会出现乏力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 同时其心室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引发心室功能不全以及心室外周血流分布异常等情况, 可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4, 5]。本文旨在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心脏超声检查的价值, 具体过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0月在本院进行诊断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

  11例, 女19例;年龄最小45岁, 最大65岁, 平均年龄(52.67±6.21)岁。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检查者3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3例, 女17例;年龄最小46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53.65±6.2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 2. 1 纳入标准 ①对本次研究知情, 且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②观察组研究对象经本院相关诊断, 最终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③观察组研究对象存在>30 min的胸痛等临床症状;④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 受检者肢体导联S段存在抬高现象, 抬高在0.1 mV以上, 或者相邻胸导联ST段存在抬高现象, 抬高在0.2 mV以上的研究對象。

  1. 2. 2 排除标准 ①存在严重心脏、肾脏、肝脏以及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或功能不全的研究对象;②临床资料不全的研究对象;③对本次研究不配合, 或者存在医疗检查禁忌证的研究对象。

  1. 3 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检查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 探头频率设置为

  5~7 MHz。在对患者进行检查前, 需对分段增益补偿进行有效调节, 调节诊断仪器的总增益, 并对仪器的对比度与灰度进行有效调节, 以此来达到充分显示受检者心脏远近区域的效果。检查方法:检验医疗人员需以右手持拿诊断仪器的探讨, 并指导患者采取相应左侧卧位, 置于自己左侧。检查医疗人员需将探头置于受检者胸骨旁边, 在受检者心尖区域进行探查。在探查时, 需将探头有效放置于受检者胸骨上窝, 在对受检者胸骨上窝进行检查时, 需将其胸部垫高, 并指导受检者选择仰卧位, 以便于检查顺利进行, 取得良好的检查效果。随后, 检查医疗人员许对受检者的胸骨左心室长轴切面进行检查测量, 在检查时, 需将探头置于受检者胸骨左侧3/4左右的位置, 检查平面则需与受检者的侧胸骨关节一直到乳头链接处保持平衡。随后检查人员需对受检者胸骨旁的大动脉和短轴切面进行有效检测, 检测时, 需将探头置于受检者胸骨第3与第4肋骨之间的位置处, 采取平面扫描的方式对受检者的左室长轴进行垂直扫描, 并对受检者的右肋弓和左肩连接部位进行平行扫描。紧接着, 检查医疗人员需对受检者胸骨旁的左心室短轴切面和胸骨旁的二尖瓣进行水平扫描, 扫描时, 需将探头置于受检者胸骨左缘第3与第4肋骨间的位置处, 且需从受检者左心室长轴顺中向进行90°左右旋转, 除此之外, 还需与受检者右肋和左肩的链接处保持平衡。之后, 检查医疗人员需对受检者的心尖四腔进行有效的切面扫描, 扫描时, 需将仪器探头置于受检者的剑突以下和声束之上略倾斜的位置处, 随后地受检者的短轴切面与主动脉弓长轴进行扫描, 在扫描时, 检查人员需将诊断仪器探头放置在受检者的胸骨上窝部位, 并指向受检者心脏位置进行90°左右的旋转, 之后对受检者的主动脉弓处进行横切扫描。扫描之后, 检查人员需对受检者组织结构厚度和心脏大小进行有效测量, 测量时需从受检者一侧回声缘到另外一侧回声缘进行有效测量。心脏超声心动图扫描, 主要是通过进行二维图像对受检者的整个心脏形态中的各个结构进行有效观察, 医疗人员根据观察并选择受检者M型的超声心动图的各个方位对其心脏结构和层次的活动情况进行分析, 根据分析情况对受检者疾病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1. 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与左室射血分数水平。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分别为(40.45±6.14)mm、(20.26±5.56)mm、(62.52±12.83)%, 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分别为(54.76±6.36)mm、(47.94±6.54)mm、(36.18±3.54)%;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6、17.662、10.840, P=0.000、0.000、0.000<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医学上又被称之为慢性心衰, 主要是由于人体出现心肌病、心肌梗死、炎症以及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等因素所引发的心肌损伤, 最终造成人体心肌功能或者心肌结构发生变化, 导致心室充盈或者心室泵血等功能低下。该疾病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心律失常、感染、体力消耗过度、情绪激动、血容量增加、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治疗不当或者其他疾病等[6]。患上该疾病后, 患者容易出现端坐呼吸、气促、运动耐力降低、运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呼吸困难、疲劳乏力以及踝补水肿等典型临床症状。除此

  之外, 患者还容易出现食欲丧失、意识模糊、体重增加、喘息、夜间咳嗽、抑郁以及心悸昏厥等不典型临床症状, 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若未采取有效治疗, 或者治疗不当, 随着病情发展恶化, 患者还容易出现血栓栓塞风险增加、支气管炎、肺炎、肝脏长期淤血缺血等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心源性肝硬化,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7]。为了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提高其生活质量, 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极为关注, 多采用去处诱发因素、检测体质量、调整患者生活方式、氧气治疗以及心理和精神治疗等一般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方式以及手术治疗方法等对其治疗。同时, 为了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进行治疗前, 临床医学会采用相应诊断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检查诊断, 并根据诊断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开展治疗, 从而达到确保患者身体健康, 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最终目的[8]。

  传统心脏功能评价方法无法对患者的心脏状态起到真实反应的效果, 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因此, 临床不得不采取更加有效的诊断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诊断。随着我国医疗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检查中得以广泛应用。心脏超声检查属于临床医学上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之一, 属于唯一能够对人体心脏内结构动态、心脏血流与搏动进行显示的诊断仪器。该方式具有费用低廉、无损害等临床优势, 且确诊率相对较高。将其有效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过程中, 能够有效诊断患者左心房内径、左室舒张内径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等进行充分显示[9-11]。

  根据上文研究内容显示, 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检查结果显示, 对照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分别为(40.45±6.14)mm、(20.26±5.56)mm、(62.52±12.83)%, 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分别为(54.76±6.36)mm、(47.94±6.54)mm、(36.18±3.54)%;观察组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房内径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866、17.662、10.840, P=0.000、0.000、0.000<0.05)。表明,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比正常健康者更低, 而左心房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等心脏指标则明显更高。

  综上所述, 进行心脏超声诊断, 可以对人体心脏运作情况充分了解, 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相对较高, 可对人体心脏功能和心脏病变情况充分掌握。将其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当中, 可对患者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方案。因此, 该诊断方法具有被临床医学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田庆丰.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研究对象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7):124.

  [2] 李宝林.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研究对象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1):79, 81.

  [3] 张瑞娟.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研究对象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 2(16):248-249.

  [4] 赵超占, 吴建军, 曾辉, 等. 心脏超声在慢性心衰研究对象诊断及心脏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 3(2):

  128-129.

  [5] 陈秀琴. 有氧运动联合抗阻运动在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研究对象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医刊, 2019, 46(4):67-69.

  [6] 高玉琴, 曾瑞清, 周正宇, 等.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多病因性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4(6):446-447.

  [7] 吳淑华. 心脏超声在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河南医学研究, 2016, 25(10):1836-1837.

  [8] 杜燕, 刘烽, 杨勇锋.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中国现代医生, 2015(25):99-101.

  [9] 黄桂林. 心脏彩超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9):135-137.

  [10] 黄艳玲. 心脏彩超在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时的临床应用价值.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7):121-122.

  [11] 王晨曦. 超声新技术在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同步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34(20):115, 117.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心脏超声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文章地址:/fbzs/qkzs/yixue/178.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56℃灭活对生化激素检测结果的影响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烟草中尼古丁加重他克莫司肾损伤的研究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内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直接前路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及并发症的对比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观察恩替卡韦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与应用可行性
综合镇痛护理改善胃癌开腹手术患者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的效果分析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