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 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学术咨询服务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中国期刊网 分类:医学 发布时间:2022-07-12 浏览:0
摘    要:目的: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利用生物敷料进行烧伤创面护理,观察组利用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进行烧伤创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项目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烧伤创面修复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创面护理中使用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效果理想,可提升治疗舒适度,减轻疼痛感,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患者对创面护理工作满意度,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及推广应用。
关键词: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烧伤创面护理;感染;
 
烧伤为日常生活中发生概率较高的由意外导致皮肤损伤的病症之一,创面恢复时间较长,治疗难度较大。临床治疗主要目的为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促进创面尽快恢复,有效提升愈合质量,降低瘢痕率。对于烧伤,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清创、用药、加压包扎等,治疗周期相对较长,治疗频繁,因此,期间容易引起感染,无法确保创面的良好恢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为一种高效治疗技术,具有操作便捷、可促进创口愈合并降低感染率等优点,可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量,因此在烧伤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较为广泛[1]。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观察在烧伤创面护理中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7.96±2.20)岁。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8.08±2.15)岁。患者受伤原因包括热压伤、电灼伤、热膜擦伤。受伤位置包括躯干、头面部、四肢。烧伤面积为19%~30%,烧伤程度为深Ⅱ度至深Ⅲ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经临床检查后确诊符合烧伤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创伤面积过大,无法自行愈合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患者;免疫系统疾病或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利用生物敷料进行创面修复,生物敷料主要成分为胶原纤维、类黏蛋白、微量元素。具体方法为:首先将创面进行彻底清洁,去除结痂后利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及止血,之后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干燥处理。沿着烧伤创面边缘清除焦痂和坏死组织,并实施电凝止血。处理后,创面部分利用稀释处理的碘伏液无菌纱布进行包扎,之后外层需要覆盖无菌的干燥医用纱布。日常需要密切关注纱布浸润情况,定期更换,间隔时间通常为2~3 d。如果创面修复效果理想,表面皮肤色泽逐步恢复,可保留敷料。如果皮肤表面存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需要及时更换生物敷料。
观察组将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应用到烧伤创面护理中,具体流程及方法为:首先需要利用削、磨或切的手法,彻底清除焦痂和坏死组织,并实施电凝止血。清除及止血处理后,综合考虑创面面积,对封闭负压吸引材料进行修剪,确保材料的大小、形态符合创面情况,能够实现完整覆盖。操作之前对创面周围的皮肤彻底消毒,利用酒精进行擦拭,保证不遗留水渍和消毒液,创面利用生物半透性薄膜进行封闭,封闭边缘需要和创面有5 cm距离,从而保持最佳负压。将引流管连接到负压装置上,治疗过程中均实施负压吸引,合理调整负压参数(75~125 mm Hg),密切观察敷料和薄膜收缩状态,确保负压创伤治疗仪不漏气。同时接受抗感染治疗。患者接受封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7~9 d后,需要根据创面情况确定敷料更换方案及后续治疗措施。深Ⅱ度烧伤患者,分泌物不多,有上皮生长后继续接受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7 d,进行换药处理,能够促进创面自动恢复,不会遗留较重瘢痕。深度烧伤肉芽组织生长状态较好,则建议接受刃厚皮片植皮治疗。如果肉芽组织生长不良,存有较多的坏死组织,扩创完成后,需要接受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7 d,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时再接受植皮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体标准为:基本痊愈(创面能够自行愈合,1级修复)、显效(创面愈合面积不低于75%,接受二次治疗或换药处理后残余创面自行愈合)、有效(创面愈合面积不足75%,皮肤上存有较多分泌物,需要接受二次治疗,后期肉芽组织生长状态好,创面需要接受植皮修复)、无效(创面发生感染,存有较多分泌物,需要三次以上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以及疼痛评分,评价工具为视觉模拟量表(VAS),总计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强烈。比较两组患者烧伤创面修复效果满意程度,总计10分,不低于8分为满意,5~7分为基本满意,低于5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基本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疼痛评分及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8.63±2.56)d,短于对照组的(22.24±3.41)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为(2.56±0.35)分,低于对照组的(3.02±0.4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有6例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2.3 两组患者烧伤创面修复效果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烧伤创面修复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烧伤创面修复效果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1)P<0.05。
3 讨论
烧伤为急诊科和烧伤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病症,是组织受到热力影响发生的创伤,根据伤害程度可以分为Ⅰ度、深Ⅱ度、浅Ⅱ度、Ⅲ度4种类型[3]。临床中Ⅱ度烧伤发生概率较高,常规治疗时需要频繁换药,治疗时间较长,换药时疼痛较为明显,且频繁换药容易诱发感染,患者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相对较大。另外,部分患者修复后极易遗留疤痕,会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临床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提升烧伤创面护理效果。常规清创及止血治疗的同时,使用生物敷料进行修复护理,虽然每日对创面进行清洁及换药处理,但是仍有大量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淤积在皮肤上,引发肉芽组织水肿,还会促进细菌滋生,大大增加感染的可能性[4]。另外,换药时疼痛较为明显,患者不适感强烈,依从性和治疗评价不高,如果换药过程中导致肌腱外露或加重骨组织损伤,甚至会影响治疗效果及预后。鉴于此,临床中应积极对治疗方案进行优化及完善,以进一步提升修复效果。
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属于一种新型外科引流技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外科治疗中,适应证包括烫伤、烧伤、软组织受损、皮肤移植等[5]。该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烧伤创面时,总体效果优于常规处理及换药,其优势在于:(1)能够有效缓解肿胀感,避免加重创面损伤,接受治疗过程中,创面在均匀负压作用下,能够确保坏死组织和渗出物有效引流及吸出,降低细菌生长的培养基数量,利用面状吸引替代点状吸引,防止渗出液体在局部聚集,实现引流区域零聚集。(2)利用负压材料能够确保有效隔离创面和外界环境,避免创面受到污染和影响,构建缺氧和微酸环境,促进血管增生及纤维细胞生长,显著提升创面血流量,确保更多的水分和氧气作用于创面,刺激生成更多肉芽组织生长因子,同时还可对相关因子以及酶类基因表达、增殖和释放进行良性刺激,加速创面上皮化进程,为创面恢复奠定良好基础。(3)有助于改善创面微循环,降低血管承压,使局部血流量增加,能够促进局部微循环恢复正常,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另外,确保创面保持湿润,促进渗液引流,可降低局部炎症反应,促进上皮细胞再生及创口愈合[6]。机械压力长期存在,有利于抑制细菌增殖和生长,促进血管再生,确保自我保护机制恢复正常。(4)此项技术的实施,不需要接受局部缝合,能够避免压力过高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同时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应用价值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治疗效果,操作实施前需要进行有效的清创治疗,将无效腔彻底清除,进而保证引流效率,实现腔隙良好闭合,这也是保证后续治疗效果的关键。同时治疗过程中需要及时且有效止血,对引流液的形状和总量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特别是电灼伤接受治疗者,肉眼无法观察到血管损伤情况,一旦发生局部感染充血,术后极易出血,如果观察到存在大量非正常的血性引流物,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时要确保良好封闭,因此需要加强观察,一旦发现有漏气点或漏气声,负压维持效果不佳或引流不顺畅,需要及时确定漏气位置,利用半透膜对其继续行封闭处理,确保敷料能够充分接触创面,以及负压能够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术后负压可控制在125~450 mm Hg,如果患者感觉疼痛无法耐受,需要对压力进行合理调节。治疗过程中,创面位置保持相对缺氧状态,需要合理给予抗厌氧治疗,判断大量引流对机体营养状态造成的影响,必要时进行干预和处理,降低不利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以上项目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烧伤创面修复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使用对烧伤创面修复具有积极作用,治疗舒适性理想,并可促进创面愈合,降低感染发生率,提升治疗总有效率,总体效果得到患者的认可和好评。
综上所述,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修复护理中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减轻患者创面疼痛感,降低感染发生率,保证治疗效果,确保创面恢复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借鉴运用。
 
参考文献
[1]杨勇.持续封闭负压弓|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 2019, 17(10):139-140.
[2]錫丹,林建昌,王顺宾,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3):95-96.
[3]张承德,钟源,吴德勇,等,持续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241-242.
[4]邓兴旺,李传吉,齐旭辉。自制负压封闭吸引技术在电烧伤创面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 2014 ,4(4):40,51.
[5]黎明,李卫,柳向东,等.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 2012,19(4):420-421.
[6]颜莘,张明谏,李小兵,等.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对电烧伤创面间生态组织保护作用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2 ,40(6):618-620.

本文由中国期刊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技术在烧伤创面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文章地址:/fbzs/qkzs/yixue/14452.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期刊导航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56℃灭活对生化激素检测结果的影响
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吞咽功能训练联合舌肌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烟草中尼古丁加重他克莫司肾损伤的研究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内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直接前路微创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分析及并发症的对比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在糖尿病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探讨
观察恩替卡韦与乙肝疫苗联合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效果与应用可行性
综合镇痛护理改善胃癌开腹手术患者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的效果分析
口腔种植牙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观察